第7章

她以己度人,把燕晨的恐慌,当成了患得患失:“你放心,姐姐就算结婚了,也最疼咱们晨晨。”

“我就嫁在高家村里,到时候跟你就是邻居。”

“你什么时候想姐了,随时可以去家里找我。”

“好不好?”

“好。”燕晨眨巴着泪眼,犹豫地点点头。

一方面,他不想让姐姐出嫁、尤其是嫁给故事中,那个打人的瘸腿男人;

一方面,潜意识又告诉他,在这个女大当嫁的时代,燕淑这辈子不可能不嫁人。

两种情绪交织在一起,最后统一化为对高晓肃的排斥。

燕晨强调道:“那你不能和高晓肃结婚!”

这都什么跟什么?燕淑哭笑不得,也更加安心了:以燕家和高家的关系,奶怎么可能会让她嫁给高晓肃呢?

她连连点头:“好好好,不跟高晓肃。”

“其实姐姐也不喜欢他,不过这件事你千万不能跟其他人说,知道吗?”

燕晨乖乖点头。

谈到高晓肃,燕淑的注意力又被转移:“还有啊,姐姐不是跟你说过吗?看见生面孔,要离远一点。”

“你还记不记得之前跑到你们学校去,差点儿把阿强抱走,结果被癞皮咬住屁股不让走的男人。”

“那个就是人贩子,人贩子最喜欢用糖骗小孩。以后再遇到陌生人要给你吃糖,你就叫姐姐。”

“姐姐帮你赶跑他们……”

燕淑念着念着,低头一看,弟弟倒在怀里,已经不知不觉闭上眼,睡着了。

怪不得这么安静。

燕淑拿毛巾给他擦干手,把小孩抱回房间躺好,便开始排查屋子里的书。

燕家虽然穷,却也有自己的坚持。

往上数三代,燕家个个都是读书人。乃至燕奶奶,都在燕爷爷的教导下识得几个字。

据说以前,燕家的小辈,都是自家人给开蒙的。

放在古代,他们就是实打实的耕读人家。

可惜燕爷爷走得早,那几年时局动荡,藏书没留下来,读书的习惯也断在了燕爸这一代。

好在,燕奶奶始终记得亡夫的叮嘱。

在高家村安定下来后,孙辈陆续出生。日子过得再苦,只要还有余力,她也坚持送孩子们去上小学。

燕小花、燕小溪都是读完小学就没读了。

燕淑不一样,她成绩好。供她时,燕奶奶还曾鼓励她,说以后再送她去县里,继续念书。

虽然最后没去成,但那是外因造成的。

且即便没继续念书,燕淑也没停止过学习。

村里来了知青,那些人都有课本,燕淑和两位女知青交上了朋友,能跟她们换书看。

这些事,燕家从不外传,女知青自然也不会四处声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