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逍遥王从小占有欲极强,但凡是自己的东西,除非关系与他极好,自愿给出去的,否则就算是毁了,也不会出现在其他人身上。

他作为他的三皇兄,也没正经收过他几次礼物。

这人对他来说竟如此特殊?

这么一想,龙昱谨看周太白的眼神就有些不善,好在帝王天威,周太白也没敢直视天子容颜,并没有发现龙昱谨的变化,只觉得周身温度下降了一些。

这便是天子威严么!

周太白跪在御前,龙昱谨阴沉的盯着他看了许久,才缓缓开口:“何事?”

黎之无意惹得爱人不高兴,但周太白的才能如果被埋没,对龙国和百姓来说,将是一大损失。

他硬着头皮开口:“皇兄不是嫌朝中能用的人手不多么?臣弟寻得一位能人,恰好此人就在附近游历山水,便特地拖他过来,举荐给皇兄。”

一枚玉佩就已经让爱人妒火中烧,可不能再让他知道,自己让周太白假扮成太监,带入别院的事情。

龙昱谨听完果然脸色缓和许多。

他先前召龙昱安进宫,确实提起过这个话题,没想到他会记在心里,还为他寻了人来。

心下稍霁,龙昱谨却还是有些在意那枚玉佩,一双鹰目盯着底下的周太白,直盯得人发起抖来,才缓缓开口:“既如此,那你就给朕说道说道。”

黎之松口气,忙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说辞,介绍起周太白此人。

周太白确实有大能,不过他的才能并不在文章里,寻常的科考流程并不能看出他的能力,必须要见到这个人,才能从他的言谈之间发现他的可贵之处。

龙昱谨原本不太想留下周太白,随口说了个“五均赊贷”,此人竟然飞快答了上来。

“五均赊贷”是开国皇帝托古改制,实行的经济垄断政策,于民间设置均输官员,原本的目的是管理物价、负责税收,以及打压民间高利贷。

但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让人触目惊心。

“此制可见高.祖爱民之心切,却唯独错估了人心。交易丞,司平衡物价,却威压平民,贱买贵卖,从中渔利。钱府丞,司税收及赊贷,管辖范围过广,权势滔天,且官府赊贷利息虽薄,可过期不还,直接罚作罪徒,反倒成了有心人恶意陷害的途径。此制使得奸吏猾民并侵,众庶各不安生,若是不改,龙国终将大乱!”

这话一出口,旁边的太监脸色就开始发白,听到最后一句,更是两股战战,几乎要跪下来。

今年科考的题目虽不是“五均赊贷”,但也是高祖提出的旧制“六筦”,即规定酒、食盐和铁器只由官府专卖,令官府铸钱,而民间凡是开采大山大湖各种资源的,要向官府缴纳赋税。

考官们呈上来的文章锦绣非常,也有提到“六筦”弊端的,却并不敢如何深入,更谈不上像周太白这样,直白明了的批判。

别看新帝年轻,却是实打实在九子夺嫡中爬到皇位上的,心狠手辣至极,听见一介平民这么诋毁先祖,怕是要大怒!

太监唯恐自己项上人头因此失踪,连忙眼观鼻鼻观心,大气不敢出。

同时在心里恼极了逍遥王,什么人不好举荐,偏偏带这么个愣头青,闯到新帝面前,真是嫌自己命长!

可他却没有想过,若是新帝真的这么忌讳他人评判先祖,就不会连出两个题目,都与先祖的事迹有关。

龙昱谨登基后才发现,表面上强盛的龙国实际已经千疮百孔,到处都是需要整改的地方,可这些问题遗留已久,他无从下手,才出了这样的科考题目,本来就存了集思广益的想法。

可惜科考的结果令他失望至极,举子怕死,写出来的文章大多是在吹捧高.祖如何英明神武、体恤民情,考官也怕死,呈上来的文章平平无奇,但凡有措辞激烈的,都不敢拿出来给龙昱谨看见。

因此听见周太白这番“大逆不道”的说法,龙昱谨非但不生气,反倒龙颜大悦。

目光灼灼地盯着周太白看了片刻,龙昱谨问:“那你可有解决之法?”

周太白这会儿大概是已经不紧张了,闻言抬起头来,欲言又止的转了转眼珠子,不答反问:“皇上,我能起身说话么?跪着腿疼。”

这一句话又差点把太监惊一个跟头,龙昱谨和黎之却都神色一松。

龙昱谨仔细打量他,三十多岁的年纪,多年来郁郁不得志,想也知道皮相好看不到哪里去,内心最后一丝醋意也消散殆尽,反而被此人敢做敢说的性格和才华吸引,朗声大笑起来:“赐座!”

就连黎之也忍不住摇头,暗叹周太白这跳脱的性子太吓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