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奇遇

醉解兰舟 红花檵木 2710 字 4个月前

庆利十九年六月十四日,莫桑景在碗青府与央川瓦温相见。

当时她右臂缠着纱布,吊在肩上,负伤的样子把央川吓了一跳。

央川眼睛带着碧色,面容深刻,是典型的草原人的相貌,头上戴着围了白纱的红帽,很有民族特色。

央川开口便道:“禹国人多以西北为荒地,以西北人为异族,莫将军也这样认为么?”

莫桑景很想提醒她“你也是禹国人”,但还是忍住了。

“这全要看府节怎么想,我父亲是伽卢人,那么严格意义上我也是异族,试问府节,你以为身为下任浏阳侯的我是异族吗?”

她这一番话说得极是爽快,且显出极度的尊荣来,央川在怔愣的同时,不由心服。

“呃……”央川开口:“汪总节是我的良师益友,她是能够正确理解我们的人之一,但这次她的做法我深深地不赞同,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我并不想与这个昔日的同伴失去友善,确实是很想与她好好谈谈的。”

她这个马虎眼打得不大妙,汪仲年其实恨死她了,她自己应当知道。

莫桑景沉默不语。

央川摊了摊手,哈哈笑起来,露出了一口白牙:“我也不和莫将军互探虚实啦,有话直说,请你来碗青府,我没有恶意。”

听了这句话,莫桑景可以说一直悬着的心放下了。

“府节想在衮路占据一席之地,这不成问题,实际上朝廷方面考虑封府节做异姓王,如果您肯成为禹国面向邦季的屏障的话。”

央川闻言眼睛闪了闪,莫桑景从试探中发觉她心不在焉。

这个草原人对京都的富庶和权力的高下似乎不感兴趣,她的所作所为来自于一种更崇高的东西,或者说是一种执念。

于是她又道:“听到府节说愿意和平共处我真的安心了,我应当立刻返回京都,向陛下汇报这个喜讯,不知府节愿意同我一起上京面圣吗?”

央川自然不傻,她笑了笑:“京都重臣恐怕不尽是欢迎我的吧,如果肯让我在草原逍遥自在,就是皇帝的厚爱了——将军替我美言几句就好。”

莫桑景自然没妄想把她钓去京都,但听她说“替我美言几句”,她也安心了,看来央川不会难为她——最好早点放她离开碗青才好。

央川忽然问:“莫将军一路行来,觉得我们草原怎样?”

莫桑景道:“异域风情,赏心悦目。”

央川笑了笑:“若我与汪总节互相守望,衮路平稳下来,您当能早归,届时回归路上景色或者大不相同。闻您年将二十,我草原人无所谓成年礼,但每个女儿一生的纪念是在十八岁,我将以我们的风俗为您送上薄礼一份,望能不弃。”

莫桑景感她语中意厚,回道:“桑景当于此刻开始期待一份好礼。”

央川笑。

莫桑景想了想,还是一拍手,叫门口等着的廖怀石进来,廖怀石手中捧着一个覆着红锦的托盘。

这一切显然是莫桑景设计的。

莫桑景道:“光让府节费事,我过意不去,这是南海的烽火珊瑚,谨表示我的一点诚意,也请府节收下。”

廖怀石揭开红锦,底下躺着千支百叉的一株赤红珊瑚,一看便是名贵之极,因其夜间鲜红欲燃被誉为“烽火”。

央川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但正如莫桑景所意料的,她对礼品并不上心,那只是伪作的笑容,她实际上是对廖怀石表达了一点注意。

莫桑景很是奇怪,原本想着廖怀石的假面天衣无缝,熟人认不出来很有可能,所以自然试探不出什么来,没想到央川坦率地做出了反应。

之后廖怀石便退出了,央川有些失神,最后到了告辞的时候,门口忽然响起了一阵清脆的铃声。

正站起身来的莫桑景被央川拉住了袖子,这是很失礼的行为,央川笑了笑表示歉意。

莫桑景道:“府节还有什么事要交代吗?”

央川道:“也没什么大事,六月了,草原的草都长好了,再过几天,我们有个节日,将军肯抽空参加吗?”

莫桑景没有立刻回答,她怀疑央川这么做的用意,事情已经谈完了,为什么不立刻放她走呢?

如果央川方才所说的全都是假话,有多个上等影人正埋伏着她的话,现在不走,以后再走就晚了。

但互相信任很重要,在这个节骨眼上拒绝她可不好,莫桑景虽然倍加小心,但还是点了点头。

她也没想轻松利落地就能回京都:“那请府节费心了。”

央川闻言精神很振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