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橘黄的灯光吸引了几只小虫,放大数倍的影子印在纸上,模糊了视线。

沈长清暂时停笔,外放了一点阴气,驱赶了蚊虫,才又继续。

小虫沿着来时的路原路返回,沈长清并不想伤其性命。

就像人在这个世上活着,总有这样那样的摩擦,会有这样那样的人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挡了自己的路。

只是因为挡了路,就要一棒子打死吗?

沈长清摇摇头,坐得端正,继续书写。

如果他将背叛者赶尽杀绝,那么仙桃还是不毛之地,绝不会成就如今的酒塘繁盛。

认认真真写着字,恍惚间,好像回到了当年,元青夫子教他和柏榆习字。

颜柏榆的字大气,沈长清的字飘逸,分明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却都是跟刘元青学的。

刘元青自己的字呢?方方正正的,有一点古板。

就像刘元青这个人,一身官家袍,一寸良师心,一腔君子骨,一张不饶嘴。

执一柄戒尺,握一卷诗书。

长袍洗到发白,节俭是他刻在骨子里的习惯,书本翻到破烂,敬业是他与生俱来的品德。

张口是呵斥,抬手是训责,鲜少有笑颜。

他很严苛,可他是个好先生。

他不像别的教书先生,他不要月银,也只收一次束€€。

一担粮,四斤肉,就可得他三年教习。

他教的都是贫苦人,收束€€也只是因为纸笔贵,他把这些挑去富裕人家,又挑回来一沓又一沓白纸,一块又一块墨锭。

他从来不规正他们的笔迹,他说,不想把他们教成又一个他,他要他们成为自己。

可谁要是写字不认真,他一板子下去敲在人背上能激起漫天灰尘。

他是在痛心,换来纸笔不容易,学子还不用心。

用是不惜用的,只要肯学,用多少他都无所谓,唯独浪费,如割他肉放他血,要教他目光严厉起来,狠狠瞪你一番还不作数,必叫你伸出手来,敲过一场,重新写过才作罢。

连沈长清那么乖的学生,都挨过他的戒尺。

他教他做一个君子,训斥他处处忍让没个担当。

“君子或出或处,可以不见用,用必措天下于治安!”

沈长清一声不吭,颜柏榆却笑,“出仕与贪墨者同流合污隐退这天下有太平之处吗?”

夫子横眉冷对,他将规矩溶于骨血,忠着君,爱着国,听不得颜柏榆这般反骨的言论。

可他并未斥责,他用冷眼掩盖自己心底的痛苦。

崇德帝穷兵黩武,此亡国之道也。

可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夫子,没有办法向宫中谏言。

他只是沉默着,往沈长清摊开的手心落板,然后道,“长清,日后不可再这般忍让,为谋事忍可以,但绝不能怕事!”

他深深看沈长清一眼,“他们再欺负你,你告诉先生。”

沈长清一直低着的头,终于抬起来,红了眼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