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王侯 梁州 2851 字 4个月前

另外一将领刚好路过,见此一幕,忍不住问蒋济材道:“他们这淮南幕府的人都怎么回事儿?这咱几乎不伤一兵一卒就打赢了胜仗, 放着从前那是完全不可能的事儿, 他们怎么一个个都愁眉苦脸的?”

蒋济材回过神来问道:“谢连舟那孩子还没好?”

“害, 那孩子就是第一次见血, 一上来就把人家脑袋给摘了下来, 是有够呛的,我看啊, 还得再做几天噩梦吧,等过会儿见多几次了, 就不是这样儿了, ”

该将领不屑一顾地说着, 却忽然谨慎地往四周瞟了一眼,又凑到蒋济材跟前,低声说道,“就如今这情形,以后要打仗的日子还少吗?这孩子迟早得长大的...”

蒋济材一听,立刻皱眉瞪了他一眼,低声斥道:“这事儿不是跟你讲过先别提吗?!别在这儿搅浑军心的...”

王桓从营中一直往淋江边上漫无目的地走着,直到行至一片滩涂,月光洒在江面一片粼粼。

是从未想过,原来竟已将近两年了。

更是从未想过,不过两年,自己失而复得的清辞兄长,是又与自己阴阳相隔了。

王桓蓦地想起两年前,李清辞从怡都离开没两日,有一夜里他偷偷瞒住谢宁快马加鞭追上其北行队伍。

那时李清辞所带的淋北队伍正好行至淋江边上,那晚二人也是趁着月色,在江边对月而酌。

酒意之下,二人高谈阔论,天上人间,风花雪月,南北无疆。

而至最后,王桓昏糊之中,早是分不清他是真醉还是假醺,他忽然问道:“兄长,其实在你心中,你早就盘算好,这一仗,该怎么打的,我说的对吗?”

李清辞那时本也头脑昏晃,听其一话,他却凝着王桓,笑了笑。

他用手指在滩涂上画出一副极其简单的地图,指了指淋北城,又指了指汶州,其后却又在整幅地图上画下一叉。

李清辞微微转头,笑着问道:“撇去其余不说,我且问你,孙家谋攻篇第三,所言为何?”

王桓怔了片刻,不明所以却先是回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又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非攻也,毁人之国非久也...【1】”

只是王桓背诵至此,忽然脑海中一记灵光而过,酒意顿时消散。

他用手背揉了揉双眼,惊喜又道:“兄长的意思,是想让淋北军中先自乱阵脚,以致军心溃败,然后我们就可以不费兵卒而取之?”

“我之前也说过,谢高钰不善内政,不慈民生,近这几一直在广募民兵,但是这个人手段却凶暴残忍,民怨沸腾而民心厌战,但迫于其淫威□□下又不得不从,这样一来,攻势是应该从攻心而起,”

李清辞说着,又得意一笑,见王桓大有恍然大悟之色,又轻轻摇了摇头,指着沙上汶州所在之地,继续说道,“军远行而眷留城,如果要从内部打破,则要攻其心之防线。”

王桓顿有痛彻大悟之态,接着便道:“先让谢高钰自以为是带着他的藩军压至江上,再让人北上淋北,收城安民,让当地百姓亲自写信是送往军中,告知淋北如今已易主,而且民生已定,而谢高钰更是大势已去,如果还要再一意孤行,追随谢高钰而进攻京师,且不说此战必败,届时更判逆贼一名而九族蒙耻。”

可是王桓却又问:“可是你怎么能够确实,区区家书便能让军中变心?”

“谢高钰治军以横蛮粗暴,军心本已不宁,不过最重要的,”李清辞笑着又道,“若连随行军师也告知,这一战是毫无胜算,再让其离开,如果是你,你可还会留在军中?”

王桓本是叹于此中之妙,下一刻却顿时一惊,紧张地看着李清辞说出此话时,脸上竟是风清水和般,他却担忧道:“但此事是极为凶险...”

“哈哈哈富贵险中求啊小桓...”李清辞忽然对月轻笑,拍了拍王桓肩膀,又道,“生死有命,你我不是本来就是死人吗?如今不也在此大好月色下畅谈风月?”

世事如风,再吹向王桓脸上时,他是再也听不见那爽朗笑声。

淋江涛涛不绝,谁也掺不透,里面混杂了多少血泪。

江上勇士,江中谋士,江下道士。

数百年间承载过多少改朝换代,多少人又如王桓此时此刻一般在这里嚎啕大哭,哀悯之中,再不能见旧人。

十月二十,怡都城外南安军营中,谢宁与荣敦收到汶州传来捷报,二人相视会心一笑,却只勾嘴笑意,不敢放下任何警惕。

次日谢宁携一小支千人军队向怡都方向而行,谢宁离开后,荣敦将韩英带至军营之外一小村落。

荣敦一路面容冷峻沉默不言,韩英因心中有愧而越发忐忑,却又因不知其意而全程不敢多言。

直到荣敦带其至一破陋屋舍门前将门打开后,一白发苍苍老妪正盘腿坐在炕上,眯着眼,安详宁静地折着菜叶,闻得开门有声,才缓慢地回头,声音沙哑颤抖问道:“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