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王侯 梁州 3129 字 4个月前

但是谢宁却坚持,如今便是最适宜之时,若此时再不出手,便是错失良机,日后若再要除去陈圳便是难上加难。

之后众人皆无奈,只好立刻按照谢宁吩咐去准备出征事宜,初此已定,六月之初,从淮南北上,任荣敦为行军都尉,韩英为军师,留谢稻之镇守淮南城。

而越近出发时日,谢宁便越能察觉谢稻之与荣敦之间的微妙。

直到那日谢宁傍晚从幕府而出,却见谢稻之与荣敦在府外一路边争论不休,谢宁本无意得知二人之间矛盾,却路过时无意听到皮毛。

其中所言大概便是荣敦与谢稻之说,若谢连舟有意要娶他女儿,便不能再留在军中,此次出征更加不能相随,而谢稻之则两面为难。

同为亲父,谢稻之是断然能够理解荣敦爱女心切之顾虑。

但于此同时,他身为淮南谢氏一族,保家卫国的忠贞,是流在骨子里的。

他是比任何人都要更加能够明白谢连舟男儿志在四方的热血情怀,只是谢连舟对荣若枝青梅竹马的感情,他也是能身同感受。

古言曾道,儿女情长长不过万里戎疆,万家灯火火不及国难当头。

少有记载,家怀儿女,又怎知非有重千斤?

战士勇闯四方,战马铁血,乃因家中有候,而又国不平,无以安家。

自谢连舟二人打闹离开,谢宁一直在街上游走。

直到斜阳远下,街上行人各自归家,明月当空,晚风吹袭,谢宁身上只有单薄玄衣一件,却身冷从不及心凉。

直到他不知不觉中快要行至王府附近,却听到王府门前“咿哑”一声。

他略觉意外,此等夜间还有谁会出门,却抬头间便见到一周身素白的男子从里走出。

此人身段极单薄,仿佛这阵晚风便能将他吹倒。

他手臂上还挂着一件披风,此时身后一婢女本想跟上前来相扶,他却抬手相拒示意不用,垂头看着地面,一步一步小心地往外走,在石阶处更是步步谨慎,却仍然是有好几次差点摔下。

谢宁定定地站在原地,看着他几经辛苦周折才走下那三四矮石阶,却始终没有上前相扶。

王桓走到路中间时方抬头,便立刻停下了脚步。

虽连脚下台阶都看不清楚,隔着夜色也只能见到一模糊轮廓,但王桓心中比谁都清楚,面前此人,除去自己朝思暮想的谢知行外,还道何人。

谢宁提步上前,一手绕过他后背扶住,一手又牵着他的手,边往府内走去边说:“回屋再说。”

王桓却停在原地,满脸委屈地看着谢宁,难过说道:“我这是千辛万苦才走下那破石阶,就是想去给你送衣服,你看着不来扶我也罢了,现在便是又要我回去了...”

谢宁看着他,摇了摇头,固执扶着他往里走去,没有说话。

王桓也不再胡搅蛮缠,跟着他走着,边低声问道:“什么时候走?”

“六月初,从淮南出发北上。”谢宁亦故意压低声音说道。

进门后王桓才又问:“都安排好了?”

“留谢稻之在城内镇守,荣敦和韩英随我一同北上,”谢宁点点头,小声又问,“你那边呢?”

王桓脸色平淡亦沉声答道:“如无意外,这两日陈圳便会收到信息,而谢高钰那边也应准备南下了。”

二人回到房中关上门后,王桓正要往衣架处走去将披风放回,却不料谢宁忽然脚步后赶到王桓面前便紧紧将他抱在怀中。

只是谢宁虽然拥抱得紧,却又像怀中之人乃易碎之玉般,不敢过度。

隔着衣衫,谢宁疯狂的心跳敲击在王桓身前。

他怔然半刻,双手从二人中间旋出,紧紧地揽在谢宁背后,骨节分明的手一直在谢宁后背上下,就像如何都不足够。

屋中烛光明明灭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