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文昕始终涣散,他边扶着璞绵站起,边缓缓道:“怕是喝多两杯酒劲开始上头了,你陪朕出去走走吧。”
作者有话说:
下一章,文昕回忆初见面。
文昕曾经是真的视二公子和小王爷为一生依靠的。
(昨天迎财神,朋友给我送了一叠彩票...
(你加油,我也加油
第八十五章
◎文昕心念以往,文昕初遇佳人◎
见着王桓与谢宁亲密而心中无端生出落寞感, 对于谢文昕,早已不是朝夕之事。
谢文昕虽贵为皇子,其母丁贵嫔又万千宠爱集一身, 自己更加是从在娘胎起便备受关爱。只是深宫有宫人寂寞,身为皇子, 何曾不也自小寂寥。
早些年间,文帝的其他子女尚且在世, 而谢文昕又年幼天真时,还会与其他皇室兄弟姐妹一同玩乐。
直到后来一次, 他亲眼看见其一皇兄在另一皇弟的饭食中下毒致其身死, 而这位皇兄在奠礼上却仍旧痛哭流涕,当时的谢文昕在灵堂跪在这位皇兄身旁, 看着他脸上找不出一丝漏洞, 他只觉浑身冰凉。
那晚他回宫后大病一场, 之后便再也没有与他的兄弟姐妹一同玩闹,就算旁人前来邀约,他也只是瑟缩躲于屋内。
众人只道小孩总在年幼时一场大病之中能见天上神仙地上圣人, 圣神一席话, 而使人改头换面, 性情有所变化也非怪事, 所以之后便也无人细细追究。
但知儿莫若母, 丁贵嫔那时见谢文昕总是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廊下,远远看着一群小孩在树下嬉笑玩耍, 眸上尽是羡慕,却死活不愿上前。
那时的谢文昕便是开始以为, 保护自己, 便是将自己从外人身旁抽离。
直到一年深秋, 他仍旧站在廊下遥望远处孩童嬉戏打闹,他越看心中越是苦闷,本想着转身就离开,却没想转身刚走出两步,便忽然有人上前抓住他的小手。
谢文昕顿时不由吓了一跳,立刻将手缩回来的同时往后几步退开。回过神来才见到一位身着红衣的小少年与一位比他稍微矮半个头,剑眉星眼的小男孩站在面前,方才便是那小男孩想要牵过自己的手。
回过神来谢文昕便能认出他们二人,红衣小少年就是那群孩子之中的领头者,而旁边的小男孩,隐约记得,好像是自己的一位内兄。
就在谢文昕彷徨看着二人不知所措时,小男孩委屈抬头看向红衣小少年,小手扯了扯他的袖子,嘟着嘴说道:“小叔叔,我就说,文昕肯定把我给我忘了。”
“文昕哪里是把你给忘了,分明就是知行你把人家吓到了,”王桓对着小谢宁笑了笑,揉了揉他的头,又回头对着谢文昕说,“文昕,你说是不是方才知行把你吓到,你才甩开他的手的?”
这时二人皆笑脸盈盈地看着自己,比二人都要矮上一截的谢文昕只能抬头看着他们,好一会儿后,他才垂下头,伸出食指指了指谢宁,小声道:“我记得宁皇兄,小时候你来见过我。”
谢宁一听,脸上灰霾顿时一扫而清欢喜不已,两步上前走到谢文昕身边再次牵起他的小手,然后将他带到王桓跟前,笑着说:“这是我小叔叔,王桓,王子徽!”
这时王桓也跟着蹲下身来,温和对着谢文昕道:“你怎么总是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呀?不用怕,以后也来跟我们一起玩,我在,没人能欺负你们两个。”
就算现在回想起来,谢文昕自己也说不清道不明,当年的自己为什么就会对这两个人产生莫名信任。
仿佛王桓那句话便是给了他永恒的保证,只要站在他们身边,就不会再有人能够来害自己。
当然,他们也不会。
但是日子渐久,谢文昕也不知道从何时开始,他慢慢觉得,就算自己与他们二人再亲密,自己仿佛永远是他们二人之外,多余的一个。
或者是因为友情上也分先来后到,又或者是自己身居宫中,而他们居于宫外,之间永远隔着一道高墙。
就像那年深冬,文帝宴邀群臣,辞旧迎新恭贺新岁,谢文昕与丁贵嫔坐于文帝一侧,远远看到台下王桓与谢宁在桌后耳语欢笑,他心里无端惆怅。
又像如今深秋,自己俨然已坐在至尊之位,目光所到之处尽是臣民,承受着万中无一的至尊荣宠,仿佛这台下台上的众人早已不再当年,但这角落里的二人,却似乎永远不曾有变,而自己,亦始终是那局外之人。
亭台楼榭锁风景,风景千秋,风景困生人。人生若如局,何时看似站局外,却道已困此局一生人。
堂内喧哗,谢文昕更觉心烦意乱,与朱太后低声交代一二后,便与璞绵轻手轻脚地从后门悄悄走出长乐殿,穿过玉砌雕栏,沿着石子铺成的小径在假山中漫步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