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王侯 梁州 3267 字 4个月前

王桓谢宁二人不知不觉便同时看向对方,只瞬间,谢宁便回头对着贺奉昌道:“天夜晚了,明日一早出发,贺将军还是早些休息去吧。”

贺奉昌本还想说什么,但却瞟见王桓此时早已垂头不再多话,他心里顿时便知自己当了帐中灯笼,连忙避之不及就往外去。

行至楼道,贺奉昌叹声摇头,道:“哎,也是,当年第一次离开家的时候,跟春花儿还不是这样谁也舍不得谁的...哎...也不知道春花儿现在咋样的了...怎么眨眼,就这么多年过去了,哎...”

贺奉昌离开后王桓上前将门关上,谢宁已经往屏风之后走去。

屏风之后右侧窗下的台上平行放着红帱与赤子。

谢宁走到窗边,骤然将红帱拿在手里,一声清脆刀身便半出刀鞘,听到身后脚步声渐近,却又将刀送回鞘中。

王桓走到他身后双手从腰侧往前将谢宁轻轻抱住,脸落在谢宁后背,却没有说话。

谢宁沉声道:“如果这些年里的事情都没有发生,今夜你我应是在一同准备明日出征之事了。”

“世上的事,从来就没有如果,”王桓的脸始终靠在谢宁后背,话语声隔着衣衫显得更加低沉,“如果你肯,我可以跟你一同...”

“你在京城里好好呆着,不要惹是生非便是了。”谢宁这时将红帱放回刀架上,蓦地转身背靠窗台,脸色沉凝地看着王桓。

王桓这时却摇摇头轻轻一笑,道:“看来我们小王爷...不对...现在是将军了,还是不信任我啊...”

王桓话音未完,谢宁却忽然一手落在王桓后脑,另一手接着抱在王桓腰后将其往自己身前一带,然后二话不说便吻了上去。

次日清晨,正阳早出,万里无云,曦光刺眼。

谢宁身披铠甲高坐马上,身旁伴着贺奉昌,此次出队只有贺奉昌麾下精兵,人数不多,整装待发从京城北门而出,百姓于夹道两旁相送。

王桓战于城楼之上,看着队伍为首之人在眼中越渐模糊,最后一片朦胧之中隐约看到那个轮廓回头看向自己。

谢宁回头不过一瞬,斑驳的城楼之上的红衣公子始终面容带笑地看着自己,谢宁回头之际忍不住又从袖中取出那张纸条,上面字迹清隽:志在平定,切勿穷追,见好就收,待卿归宁。

九月二十,月明星稀。

那晚杜月潜最后一次登门替王桓出诊,再次肯切告知王桓确实只剩两年光景,且需戒酒戒药,戒忧戒虑。

王桓笑笑,并无多言。

次日清晨,玉嫣与王桓岷江边上道别,玉嫣将手上最后一盒骨翠散交至王桓手上,二人道别之话皆若谈笑风生,并无丝毫不舍之情。

九月廿二,玉嫣与杜月潜天未亮便乘着驴车离开怡都。

那日清晨王桓亦是站在城楼之上看着二人驴车踢踢踏踏渐行渐远,最后被卷起的黄沙埋没了踪影。

王桓那时候心里苦笑,剩下两年间,他到底还要在同一个地方,看着多少人渐渐离开。

十月十五,王桓收到谢宁寄回来第一封信,信上并无多话,只说快到汶州,一切安好。

这些日子王桓几乎都是住在谢宁宅子,约摸时间才回侯府一趟探望殷成凤。

因为近来并无他事,王桓的身体也渐渐好些,只是中秋过后便是争秋夺暑之节,风高物燥,王桓的咳症是越发反复。

殷成凤与青樽都几次提及让祁缘来看探一二,但都被王桓婉转回绝,他只笑笑说,如今杜月潜江湖远去,祁缘乃柒月斋斋主,中间许多事还需他操持,无谓让人再替旁人添事。

青樽虽年纪小,但此话听进耳中,却莫名感到一阵唏嘘,何以至曾经的棋盘知己,最后却落得一句旁人。他是说不上来何以心堵,但看着自家公子说出此话时的微笑,却是笑中带涩,他只觉得心中一份难过。

十月十八,多云雾重,云烟不开。

青樽着急告知祁大夫带着一位高僧正在王桓曾经的破宅中等候时,王桓心中无端生出些许烦躁。

尽管与白遗在过去一年间是一同生活在伽蓝,自己稍微清醒过来后,每日不是与他下棋,便是坐于断崖静眺望远处。

二人之间极少交流,话语之间大多都是谈及如今天下四境形势,朝内朝外状况,白遗话简,点到即止,却是永远话到点处。

王桓不喜自己看不透之人,例如白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