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王侯 梁州 3258 字 4个月前

王桓目光锐利地盯在秦挚颤抖的手上,语气冰冷地反问:“就算你知道了,你还是会这么做吧?”

“我...”秦挚顿然失声,他支支吾吾半天,也只是发出了“我”字一个音。

王桓稍微觑了秦挚一眼,慢条斯理地将手炉放到自己身旁,他轻轻左右活动了一下脖颈,缓缓探头凑到秦挚面前,低声说:“之后呢?你为什么又逃了?”

这一句话果然如刺般戳到秦挚心中要害,他脸上顿时刷白,眼神一直在躲避王桓的目光,双唇蓦地紧闭,整个人却在不停发抖。

见他这副样子,王桓根本不以为然,冷声又说:“都到了这地步了,你最好还是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我。你兄长现在在明校府手上,如今整个怡都有能力并且愿意救你和你兄长,只有我一人。”

谁知话音刚落,秦挚却忽然仰头大笑,笑声却极为空虚,不过是用笑声来掩盖他心中的不安。半晌,他又强作镇定地抬头看向王桓,艰难挤出轻蔑微笑,道:“王桓啊王桓,你还是先看看你现在的样子吧,你还真有脸说出这样的话来?你还以为你是当年那个风光无限的侯府二公子吗?”

王桓却无生气,越发轻松将身子往后靠了靠,阴鸷笑了笑,从怀中取出一块玉佩随意丢在桌上。

秦挚一见到那玉佩,霎时间浑身僵硬,瞳孔骤然收缩猛地抬头看向王桓,随即又低下头,顿时就要伸手去拿那玉佩。

王桓眼疾手快地抢在他前面,手心将玉佩按在桌上,目光阴沉地注视着秦挚,笑着问:“怎样?我还有没有这本事?”

秦挚与王桓对视半晌,他忽然扯了扯嘴角,咬牙道:“王桓啊...你果然是王桓啊...”

王桓也不在意,嘴角依然挂着深不可测的笑容,他拿过茶壶悠然自在地往秦挚杯中满上茶水,淡然道:“愿闻其详。”

秦挚微微发颤地取过桌面上的玉佩,放在手掌心里沉凝半晌,才缓缓说:“那日沁华宫失火之事,根本就是许卓为一手策划要加害于你的,而那天我兄长错手杀死的那位,的的确确也是当时出来指证你的人,但是知道这件事的,除了他,其实还有一个人。”

作者有话说:

下一章,沁华宫旧事忆

第二十八章

◎二公子清审当年失火案◎

嘉荣十二年, 王桓二十,谢宁十六,谢文昕十岁。重阳佳节, 天子宴请士族百官入宫齐聚。

那日丁贵嫔称身体抱恙便留在沁华宫没有出席,而谢文昕也因忧心其母, 见过众人之后便离开酒席往沁华宫而去。

王家作为侯府自然也在宴请列中,只是王桓从来对这般逢场作戏的场合嗤之以鼻, 酒过三巡又觉头脑发胀,道别一二便离开了酒席, 只身在宫里漫无目的地闲走。

那时的王桓已经身有病态, 眼神亦已经开始减退,加上酒劲上脑, 脚步亦已浮浮。顺着通透月色沿着宫道而行, 也无目的, 单纯想逃离那令人生厌的氛围。

然而却在此时,他朦胧不清的视线中蓦地出现了刺眼亮光,一阵烧焦的味道从不远处飘了过来。

王桓虽然眼神不利, 但是毕竟宫中长大, 不过抬头就知起火之地乃沁华宫方向。他猛地想起此时丁贵嫔和谢文昕都在宫中, 顿时酒意一扫而空, 灵台一醒, 不由多想拔腿就往浓烟处跑去。

谁知刚跑到宫外还没跨进宫门,一旁黑暗之中忽然探出一个人影将他往旁边不由分说地猛然拽拽, 王桓吓了一跳,几欲还手, 借着月色却见谢宁一张眉头紧锁的脸突兀就在自己面前。

二人当时正躲在沁华宫外的一座假山之后, 宫里人声鼎沸, 尖叫声嘶喊声泼水声此起彼伏。

因为方才被谢宁忽然出现而受到惊吓,王桓心里还在不停地扑通扑通强烈跳动,他回过神来时才发现谢宁正皱眉正色盯着自己。

王桓的手臂被谢宁用力抓住已经开始生疼,他几次三番想要将手抽出来,无奈谢宁却没有一点想要松开的想法,反而越抓越紧。

见硬来不行,王桓便换上了一副嬉皮笑脸的神态想要开口,谢宁却抢先,紧盯着王桓躲闪的双眼,像是隐忍了许久那样,忽然厉声责问:“你到底要躲我躲到什么时候?”

谢宁话音刚落,沁华宫里便传出丁贵嫔不幸葬身火海的哀嚎声。

二人心中是顿时一惊,从路过宫女口中又得知,幸得谢文昕今晚在回宫的路上刚好被太后叫走,才方逃一劫。

可若谢文昕没有被太后叫走,那如今便也是与丁贵嫔一同永登极乐,这般下来,纵火之人的居心,实在是难以让人不往谋害太子的份上联想。

事发突然,两人一时间皆是脑中一片空白,但王桓却迅速回神,又趁着谢宁分神之际立刻甩开他的手往外冲了出去。

那时的王桓经历了两年前那场大病后,身体已经不比从前,如此一路上奔跑,竟屡次三番要停下喘息片刻才能继续前行。

谁知就在王桓气喘吁吁地回到宴席上时,众人目光骤然投放到他身上,似乎大家一直都在等着他回来,正当他尽觉诧异,文帝忽然厉声喊他名字,他那时心中已有不祥预感,立刻在殿前双膝跪下,却不忘诚惶诚恐地回头看了王砺一眼,只觉王砺脸色苍白,眼神里尽是惶恐失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