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好友 饭山太瘦生 3237 字 4个月前

第215章 桐宫1

飒飒神光暗度

泗州处在许朝的北方,许朝的军队驻扎在这里€€€€以往许朝朝中不能提起北方的尸群,如今这个禁忌已被打破,朝中不能提起的是顺着长江江水漂到陛下面前的狂尸。

如果江水中的狂尸是真的,那么录公等人在建业时表现出的恐慌无可追究。如果狂尸是假的……不,不会是假的,因为一位天子离开建业,必定事出有因。天子乃是天子,陛下不能够轻易犯下错误。

陛下身在秋浦,不论是建业还是秋浦,许朝的中心都依旧落在长江南岸。泗州算是“远处”,身在远处的荀靖之可以的得知伪朝的动向,韩先勤传信,伪朝正在向雍州派兵,然而他无法察觉到朝中一些微妙的变化。

一月末,长公主回了一趟长江南岸。在处理完北扬州的事务后,长公主到秋浦郡看望了陛下,然后按照陛下的意思,去了建业,在建业等待哥哥回来。一些大臣跟着长公主回了建业,他们的离开向江表门阀施加了压力:秋浦并非都城,不是重臣可以长居之处,也不该是天子久居之处。

长公主在建业等着一位皇帝归来,也等着卢家回来,她等着卢家把自己女儿的女儿带回来,等着卢仲容亲自来给泽晋道歉。

她还等着录公回建业后,承认自己离开建业的错误,奉还权力,做一个富贵闲人€€€€录公老了,劝陛下离开建业是他糊涂了,他该含饴弄孙、安享晚年了。

陛下留了郇王在秋浦郡侍疾。陛下也想回到建业,他想着,等自己二月上旬回了建业,就册立郇王为太子。不能在秋浦这样的地方为自己的外甥册封,这里太简陋了,在这里册封,是对彰之的不尊重。

陛下无法回到长安的太极宫,但是他觉得自己至少要回到建业,在建业的太极殿中为外甥举行册命大典,然后让彰之去建业的太庙,祭祀许朝的先祖。

变动在秋浦郡暗中酝酿。

陛下想去看看长江,秋浦郡有黄鹤矶,一块巨石自岸上延伸至江上,石形远望如展翅的黄鹤。陛下打算在初十离开秋浦,往后或许不会再来这里了,陛下想去黄鹤矶上看一看流水。

二月初八,车马齐备。陛下打算骑马前往黄鹤矶,可是身体一直好不起来,双腿浮肿,骑不得马,只好坐车。裴昙扶陛下上车,陛下看见油壁车,要人给自己换一辆高车来,他不要油壁车这样的安车。

高车立着伞帐,四壁不曾被封起,陛下坐在车上,可以望见四周的景色。自到达秋浦后,陛下就总在宫殿中养病,他已笼居了太久,他想看看外面的景色€€€€

总不能他在到达秋浦后,第一次出游,就是他离开秋浦的那天吧。

绛节、金幡、羽扇、云扇、提炉……车队缓缓行进。

二月已至春令,北方尚在下雪,南方无雪,却也不曾暖和起来。秋浦地势略低,屋舍前后多有积水,梅花已经开了,花瓣飘进泥水里,被染成土色,车辙压过梅花的泥瓣和脏污的叶子,又沾了寒水,来来往往,路上便总是十分泥泞。

地是脏的,陛下看着道边,眼中渐渐出现了亮色€€€€

一树白梅正在路侧怒放,满树白色,如揉碎的天云。

高车从梅树附近驶过,风将花瓣吹下来,落梅纷纷,好似下雪一般。陛下脸有病容,伸手接住了几片花瓣,难得地笑道:“有道是:天香吹下,烟霏成路……飒飒神光暗度①。这花远看,竟像有光晕似的,一片一片飞下来。”

随侍的宫监跟在车侧,哄陛下开心,道:“这是花神看见陛下来了,为陛下的天姿倾倒呢。”

陛下说:“你呀。”

宫监说:“奴婢说的是实话嘛!”

陛下对宫监说:“让人折一枝梅,给娘子送过去。”

娘子是指陛下的妃子,妃子怀孕多月,不便行走,未曾与陛下一同出游。陛下是个温和仁厚的人,虽然与妃子感情不深,却也常常牵挂她。陛下想了想,说:“停了车,请阿昙去挑一枝,她眼光好,会折最好的梅花。”

“是。”宫监命人停车,去后面的车中请裴昙下马折梅。

裴昙能骑马,不曾坐车。她穿圆领袍,披着披风,叫人折了一枝白梅,拿给陛下看。陛下坐在高车上,手里拿着梅枝,病容之中,竟有几分神仙姿态。

陛下是郇王和高平郡王的舅舅,他们长得有几分相像。陛下对郇王寄以厚望,暗暗将自己出世的心愿寄托在了高平郡王身上。他希望八郎往后能按照心意选择去留,最好再次入道€€€€那样就仿佛是,他也可以入道了,八郎替他完成了他的夙愿。

陛下没有忍住咳嗽了两声,看着车侧的裴昙,对她说:“阿昙要是儿郎,朕不选仲容做朕的甥女婿,那都没他们的份。你弟弟年纪小,裴家众人,朕唯独中意你,偏偏你是女郎。”

裴昙说:“一髻罗刹女能护念初生者,功德不输众多儿郎。我朝有太叔将军戍守妫州、大韦保卫朔州,如今又有长公主护卫江北,生为许朝女郎,是大福气。阿昙如今能陪伴君王之侧,足见陛下天恩€€€€陛下当朝,更见我朝男女皆有福气。”

陛下被裴昙哄得哈哈笑了笑,问她:“阿昙见过高平郡王府的白梅吗?八郎的府邸以前叫影雪山房,我看见梅树的时候,想起了八郎,其实他府上的白梅最好看。”

陛下提起了高平郡王府,裴昙的确看过高平郡王府的梅花€€€€白梅、玉兰,隔着花窗看,美得不像是真的。水目山中的青山幽严寺敲钟,花瓣在钟声中颤动,于传往天佛耳中的声音中坠落。

那时,没有人知道第五岐会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