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娘连弹《解忧》《忘忧》两曲。
郡王抱好琵琶,右手以拨子拨弦,左手揉弦,为妙娘重弹《解忧》。《忘忧》有轮指指法,郡王放下拨子,用手弹奏《忘忧》。
妙娘弹琵琶,弦音有流水之妙。郡王弹琵琶,弦音之中骨气奇高。
屋中衣服摩擦,发出€€€€的轻响。郡王和妙娘各自坐在一张榻上,似乎是妙娘整了整衣袖。
妙娘问:“郡王想听什么曲子?”
郡王说:“我抄《隆正文英》,抄到了‘烛’卷,抄了许多和烛花有关的诗文。我与娘子不妨各弹与烛相关的曲子。”
妙娘说:“如果我最终弹出的与烛有关的曲子没有郡王多,郡王可以问我一件事。如果郡王弹出的没我多,郡王也告诉我一件事,如何?”
“好。”
“郡王觉得自己会赢。”
“不会,所以等你问我。”
妙娘好像抱着琵琶笑了笑。从门缝看进屋里,一切都隔着纱屏,点点烛光灿烂如金,一切都影影绰绰看不清楚。
妙娘弹奏了八首和烛有关的曲子,郡王还了八首。最终,妙娘弹奏了一曲南朝卫元帝所作的《咏烛》,琵琶轻弹,一声一声,哀婉清绝。
卫元帝与妻子徐后是一对怨偶,二人成婚之时,天上忽降大雪€€€€红色的车轿覆雪,变成了白色。后来卫元帝当了皇帝,要广纳后宫,发妻徐后咒骂卫元帝好色,再也不肯梳妆。徐后去世后,卫元帝去徐后的宫中悼念徐后,看到妆台上没有红粉、没有首饰,忽然泪下。
卫元帝感受到了风,恍惚间以为徐后回到了宫中,持烛回身,希望再见徐后一面、再看过去的妻子一眼,没想到只看到了飘动的帘子。
没有人在。
的确没有人在。
€€€€花中烛,焰焰动帘风。
不见来人影,
回光持向空。①
琵琶一弦一弦诉说追悔。错觉只是错觉,回身持烛时满心欢喜,回身之后,一场空欢喜只剩下了“空”。无尽的空,如风吹起帘幕,空空荡荡。
屋外的婢女听着琵琶声,捂住了自己的嘴,伸手抹去眼中的泪水。
时间恰值夜半,水目山上的青山幽严寺敲响了夜钟。“当€€€€”一声长响,钟声在山中回荡。隐房栊€€白梅盛放,如同一层夜中的白云,截住了在空中激荡的钟声。
郡王久久不语。直到钟声的余音完全消失,周围完全安静下来,郡王开口说:“娘子赢了。”
妙娘整袖,问郡王:“郡王果真曾经入道吗?”
婢女从门缝中看到屏风后的郡王点了一下头,“嗯。”
“郡王为何后来不修道了?”
郡王说:“娘子,这是第二个问题。”
妙娘说:“我还有一支与烛有关的曲子,我为郡王弹奏。如果郡王愿意告诉我为何不再修道,请您等我弹完就告诉我,如果不愿意,这支曲子就是我的赔礼,请您原谅我的冒昧。”
妙娘弹奏了南朝的《子夜歌》,且弹且唱:今夕已欢别,合会在何时?明灯照空局,油燃未有棋。②
油燃未有棋,即是……悠然未有期。
曲尽之后,郡王说:“我不想修道了,所以就不修了。纵使高升云台,我亦不能忘却人间。这国是我父祖打下的国,后来流血遍地,我看这国一眼,不敢离去,愿意与国同受灾痛。我不敢修道了。”
郡王应当是放下了琵琶,衣袂拂过琵琶弦,琵琶发出了声音。他接着说:“我也不想再修道了,我有一位好友,不往生极乐。我怕我修道修到了极乐之地,以后见不到他。”
“郡王有忧国忧民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