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心里估摸着,人家对他松哥应该没什么想法,最起码现在没有。
毕竟人家是从大地方来的,什么样的乾元没见过,他松哥放在这十里八村的那是顶优秀,可要跟那些富家子弟比,先不说家世,单单才气见识上便先输一筹。
“娘,这事儿呢我们也先别掺合,更别到松哥跟前去说,权当不知道。”林二柱觉着,人家既然在村里住了,有些事也不必急于一时,到时候再弄巧成拙就不好了。
钱婶哪儿能不知道轻重,再怎么亲近,她也不是周松的亲娘,不好去多管人家的私事。
若他与沈小郎当真有缘分能走到一起,她自是乐见其成,若是不能……唉,那也是他们无缘。
第十三章
“松哥!”
周松刚到地头里,挨着他家那块地里的林二柱便眼尖瞅见了他,举着镰刀朝他挥了挥,他抬抬手当作打招呼。
在田地前站定,放眼望过去,一片金灿灿的,饱满的麦穗皆是已经成熟的状态,只等着主人来收割。
每年最热闹,村里人最欢喜的时候,恐怕就是收成的时候,这意味着接下来一年的生活又有了指望。
这会儿几乎村里各家都扎在地里忙活,收成是紧要的大事。
还要忙着收地,林二柱只是招呼了一声,没过来跟他唠。
今年他家里来地里的只有他跟他娘,他媳妇儿怀着身子自是不好干这种重活,留在家简单帮他们做个饭,晌午的时候送过来,也不用他们再跑,可以节省点时间多收些麦子。
麦子一成熟,大家的心里就会着急,能少一天留在地里便少一天。
记得老一辈有一年正收成的时候,下了暴雨,那次大部分人家一年的心血都付之东流了,整整一年都过得很艰难。
乡下人,全看老天爷的脸色吃饭,趁着这些天阳光灿烂的,抓紧时间将粮食收回去,心里安生。
挨饿的滋味不好受,闹饥荒的时候,一口吃的比人命都要重要,尤其是他们这些穷苦人家,经不起没粮。
也是多亏栖山村靠山,最难的时候还能靠着山上的东西度日,不像有些纯靠田地过活的村子,收成不好,那都是能饿死好多人的。
周松将拉着的板车停在地头边上,拎着镰刀迈进地里。
伸手握住一把麦子,镰刀一划便割了下来,丢在中间的麦垄上,等下割完一片可以一起捆起来。
他的动作很快,下镰刀的动作很利落,几乎不用怎么用力便割下一把麦子,一看就是个熟手。
周松手里的地比林二柱家少两亩,他一个人也差不多能赶上母子两个人的收割速度,今年他估摸着还能比对方先收完。
一口气收了半亩,他才直起弯了许久的腰来缓缓,日头正烈,照得人睁不开眼睛,他抬手用袖子擦了把汗,眯着眼看看太阳位置,觉着在晌午前能把这亩麦子收完,加上捆麦搬麦的活,下晌至少也还能再收一亩,他这七亩麦子,估摸着三四天能收完。
他转头看了眼林二柱他们地里,母子俩还在埋头苦干,进度与他差不多,收了有大半亩麦子。
乾元的体力总是比普通人强上一些,休息的时候少,钱婶年轻时过于操劳,身体算不上好,体力也是不如成年汉子的,两个人能收这么多已是不错。
拽下腰间挂着的水囊喝了口水,周松弯下腰继续干活。
烈日下收麦很辛苦,但是看着麦穗被收下来,所有人都是喜气洋洋的,半点不觉着疲累。
日头转到了正中,还有不少人舍不得停手,擦把汗继续劳作。
“松哥,过来坐一会儿吧!”林二柱他们那边停了活儿,在地边上朝着远处的人挥手。
他主要是怕她娘不歇会儿身体撑不住,他要是不停,对方肯定也跟着干,粮食再重要,累坏了身体也是得不偿失。
周松远远应了一声,将手里的麦子捆好,一把拽起抗在肩上,到了地边上跟其它捆好的麦子堆放到一起,到时候运送也方便。
麦子都收回去了还算不上完,后续还要脱粒,晾晒,忙忙叨叨的又会是好几天。
完了之后,才该交税的交税,该售卖的售卖,存下银钱来做为一年的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