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望阙台 谢一淮 2418 字 4个月前

“是。”

谢承€€走过净罪塔,塔里面的木鱼声越来越清晰。他不敢乱望,顺着路走,诚心回忆自身的罪过。

他最大的过,是身为武将,沾血无数。杀孽过重,即便现在不敢再握刀,也终不能洗干净曾经的罪恶。他想要为不能归家的亡魂哀悼,欲引经书超度。

走过第一圈,又到第二圈。他想,他其次的过,是不能再为国效忠了。为人臣,先奉国而后奉君,国之根本在民,臣当以奉民为任。现在他已经完全抛下了曾经的一切,可到深夜,还是铁马冰河入梦来。他没办法再为大周戍边了。

最后一圈,是忏悔自己的不孝。母亲在世时,他尚年少,不能侍奉;父亲在世时,他刚愎自用,忤逆父亲,不知悔改。父亲身死,他不能为父亲殓尸,父亲下葬,他不能为父亲引灵。子欲养而亲不待,非要等父亲不在了,他才后悔没有好好侍奉过父亲,是他的过错。

走过三圈,他内疚不已,却没有眼泪要流。他仰头看着塔尖,其实该死的人是他,但他还苟活在这世上。

僧人问:“你数清自己的过错了吗?”

谢承€€答:“我错太多,至今已经无法数得清了。”

“众生平等,佛祖不会因你有过就抛弃你。有过,心虔志诚地悔过,再去弥补,以德来抵过,就可以了。”

谢承€€听见头顶的占风铎作响,他不解地问:“倘若我这过错,今生永远都无法弥补了,又怎么办呢?”

僧人说:“弃恶从善,勿妄勿念,放下执着,怀悔过之心,有改正之行。舍去罪恶,摆脱困境,才能成为‘我’。”

“成为我。”谢承€€气馁说,“我从来没有一刻是‘我’过。”

“因为你从来都没有静下来过。你的杀孽太重,身心完全被罪恶束缚,你走不出来。”

谢承€€再次凝视大师,双手合十说:“我该如何做呢?大师。”

僧人说:“能洗清罪恶的人只有自己,只要你真心地悔过,摆脱曾经作恶的自己,来世也能有福报。”

谢承€€拜道:“多谢大师指点我。今日有许多心得,不知大师法号,来日若还有不解,还想来问您。”

“贫僧法号延慧,能遇施主,算是缘分。建国寺中有竹,竹有气节,一如施主。”

谢承€€从寺中巷子再出来,又看见宝殿外匾额的五个字。

“度一切苦厄。”他喃喃念道。

“昭昭。”

赵敛早已在竹叶下等着他了。

夏日的光摇在叶上,铺了一层影子在赵敛的肩背。他和树影融为一体了。

有时候谢承€€在想,是不是他早已经死了,而现在他所见到的一切,都是幻影。

他走向赵敛:“下朝了?今天很早。”

“这还算早么?已经很晚了。”赵敛同他作揖,问,“法事观得如何了?去拜过阿姊和爹爹了吗?我还有空,可以再去拜一拜。”

“你为什么同我作揖呢?你跟我之间,还得作揖?”谢承€€不明白。

赵敛说:“阿昭先是阿昭,后才是与某人有关的人。”

谢承€€恍然大悟:“阿昭先是阿昭。”他黯然道,“二哥,你一见到我,就知道该怎么和我说话。你知道我的七情六欲,你知道我的困惑。”

“寺庙清净,最能养人。从前你不爱来,都是我替你求东西。这回你自己来了,就不必我再替你求什么了。”

“你知道我困惑什么,所以叫我来?”

赵敛说:“这几年你老是纠结在那些事上,日渐消瘦,我同你说千万遍,你觉得我是在安慰你。不如你亲自走一趟,自己体会,总比我教你体会的好。不过也不能全信,佛说的东西,我也不是完全……”他话未说尽。

谢承€€伸手拂了一把竹叶,说:“你总比我还要知道我。”

赵敛骄傲说:“我当然知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