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望阙台 谢一淮 2501 字 4个月前

谢承€€问道:“你在想什么?”

“你觉得他需要想通什么?”

“为什么纪风临是断袖?”

赵敛眯眼笑了:“明天我下了朝去寺里找你。”

谢承€€不知道赵敛的笑是什么意思,当他再想问的时候,赵敛已经闭着眼快睡着了。

“不想泡了就出去吧,早点儿睡,你不是还要上朝么?”

赵敛爬出去了,穿衣服的时候,他冷不丁说了一句:“昭昭,如果我是纪风临,我不会再留在€€州了。”

“你是想说,如果我也死了,你就不会再来了?”

赵敛不说话,谢承€€也丝毫不避讳,“如果我死了,你会和纪风临一样吗?二哥,你所愿的,就是我所愿的。你不用在乎我的感受,你只管做你想做的事情就好了。”

“那我也不是很想做。”赵敛不想说这些了,“回去吧,都这么晚了。”

*

赵敛在征西之战立了大功,战后被授陈州节度使,官居从二品,早朝时站武官前三排。身边几乎都是三衙管军,唯他无差遣。

紫宸殿同十三年前的紫宸殿无甚差别,他持笏听奏的时候,忽然想起,上一回他在紫宸殿议事,还是同官家上表丁忧札子。那时候的他着绯色功夫公服,现在则是紫服。

殿上那面帘子才拆,据说官家常身子不好,不能视朝时,都由皇后听政。好不容易官家好了,皇后不必听政,帘子就撤了。

“陛下,明州上疏,当地官员有欺压百姓之嫌。陛下当派御史台的官人前去明州监察。”雷孝德出列说。

李€€寅端坐,思量“明州”其地,说:“明州?朕记得,刘中丞的家乡就在明州。”

刘宜成叉手说:“陛下好记性。”

李€€寅说:“既然明州是中丞的故乡,不如就由你来举荐监察明州的御史台官员。”

“陛下,臣当避嫌,还是由陛下来定。”

赵敛淡淡瞥了刘宜成一眼。

李€€寅望了一眼底下臣子,说:“既然如此,那就让殿中侍御史钱乘去吧。大周境内才熄战火,应是休养生息时。国当以民为贵。若百姓不能安稳度日,国家还有什么前途可言呢?”

钱乘听罢,恭敬说:“陛下圣明,臣去明州,一定将此事查清,给百姓一个交待。”

说完国事,李€€寅并没有急着退朝。他扫过殿中群臣,似是在极力寻找某人的身影。终于,他将目光落在武官列第三排的紫衣臣身上。他先见那人的官帽,再缓缓向下,看见那人冷峻的神情。

赵敛。

在那一瞬,李€€寅甚至有些认不清赵敛的相貌。十多年过去,赵敛已经完全没有当初二十岁的青涩模样了,他的身型比原先健壮很多,脸也长开不少,虽无什么特殊表情,却总流露冷漠意,让人不敢接近。

若单以“武人”姿态来看,赵敛当是殿中武人之最。可若是以“人臣”来看,赵敛就有些过于凶狠桀骜了,并不好驭。

李€€寅想着,倘李晔临登基,能不能压得住这样的武将?要是压不住,该怎么办?

“陛下,事已毕了。”刘梦恩在边上提醒他。

他缓过神来:“日子越来越热了,酷暑难耐,诸位卿家日夜操劳国事,难免辛苦。往日官吏的凉饮,今年就再加一倍吧。”

“谢陛下隆恩。”

李€€寅疲惫地摇手:“下朝吧。”

赵敛从紫宸殿里出来,走到没人的地方才敢舒展手臂。他往后看,就等纪鸿舟追上来。

“二哥。”纪鸿舟作揖,“难得起大早,二哥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