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望阙台 谢一淮 2414 字 4个月前

等了很久很久,颜辅仁终于出来了。

“颜相公。”谢承€€上前去作揖,“怎么样了?”

颜辅仁没有回答,只是问:“上回你去御史台,见到太尉了么?”

“没有,御史台的说,官家下诏,任何人不得探视太尉。”

“那我们就去看看太尉吧。”

谢承€€追上去:“能进得去么?御史台狱。”

颜辅仁颔首:“进得去,一定能进去。进不去再想办法么,总会有办法的。”

京城里的风呼呼吹过,分不清是秋风还是冬风。那风剜在人脸上,生生要把皮肤割破。

颜辅仁迎着劣风,忽然问:“同虚,你觉得何为人臣之道?”

谢承€€恭敬答道:“上则顺天,下则应民,是为人臣。”

“上则顺天,下则应民……”颜辅仁轻笑,“将来同虚要怎么做人臣?”

“奉上诏意,戌边复州;清廉端正,勿结朋党;知礼晓信,慕仁求义;身在庙堂,心忧社稷。”

颜辅仁听罢,沉思半晌,点头说:“好,好啊。为人臣者,当如此。”他走了几十步,又说,“为人臣者,当奉明君。”

谢承€€眉头一皱:“相公,此语或有不当。”

“未有不当。何为明君哪?”颜辅仁苦笑道,“我们都没做过君,自然不知何为明君之道。许明君同贤相有共通之处,然,君之道,非臣之道。人臣顺随天子,天子当顺随谁?”

谢承€€坚定地说:“天子,当顺随民意。”

“民意。”颜辅仁好像忽然明了了,他抚上谢承€€的肩头,“同虚不做文臣,真是太可惜了。你若是从文,也许我能教你,做你的先生。”

“现在教我也不晚,相公。”

“晚啦,太晚了。”颜辅仁艰难地闭上眼,“同虚,我一见到你就想起我那个已经走远的学生。有时候我在想,为什么我没有早点见到你呢?为什么,他不能活着见到你。原来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是天也,是命也。”

【作者有话说】

[1]: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2]:出自《吕氏春秋€€贵公》。

颜相公一共就俩学生,已经死去的文康太子,还有大哥。已经走远的学生就是文康太子啦(就是李€€寅的大哥)。

第115章 三六 将相别(二)

赵仕谋的头发全都白了。

他躺在破烂的稻草席上,手脚都被锁链锁住了。他的血盖在身上,就像一床血做的被子。到处都是血腥味,走到哪里都躲不掉。

“进去吧。”乌台狱的狱卒打开门锁,“相公快些,我实在担不起私放人进来的罪责。”

颜辅仁从袖子里拿出钱来,塞到狱卒手中:“多谢了。”

御史台狱又安静了,这里除了赵仕谋,再没有关押别人。

谢承€€踏进牢门,有些恍惚地看着那边躺着的人,心中疑惑:这是谁?可不能是太尉。但他定睛看去,真的是太尉。

他倒抽了一口气,呼唤道:“太尉。”

赵仕谋听见声音了,艰难地动了一下手指,缓缓地、艰难地睁开眼,气若游丝道:“同……虚……”

谢承€€被这场景冲击到了,好久缓不过来。他难以置信地走过去,看清楚太尉血肉模糊的身子了,扑通一声跪下来:“太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