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悄悄话,秦贯挺直腰,大方笑道:“不如当我是胡言乱语,问吉不要放在心上。”
谢祥祯作揖,眉头更蹙,舒展不开。
今日紫宸殿上朝,无非还是谈论西征。
眼下官家又有再复矩州之意,朱太后不置可否,上奏之官员又大言“不征”,官家很不悦。
谢祥祯低眉持笏,听朝堂奏言。
“都说不征!”李€€寅忽将视线落在颜辅仁身上,憧憬似的,问道,“颜相公一直不发言,朕想听听颜相公怎么说。”
颜辅仁这才出列,道:“臣以为,如今才收复延州,禁军多有劳损,还未休息完毕。若再征战,恐身疲力竭,胜算不大。且战争耗费巨大,百姓身负沉重赋税,日子久了,定生哀怨。于情于理,也要再等时机,另做打算。”
李€€寅听后,眼中流过失望,果然沉下脸来,手指敲在椅面,一言不发。
朱怀颂于帘内,听此论,反问官家:“陛下意为如何呢?”
“朕却不认为休养生息是最好打算。延州刚刚收复,不正是士气大涨之时么?为何不一鼓作气,趁着此刻再向西征?”
百官相顾无言。
朱怀颂从鼻腔中叹出一口气,望满朝文武,最终将视线落至赵仕谋身上。
她道:“行军,与治国,到底是两回事。颜相公担忧社稷百姓,打仗了,遭殃的唯有百姓,此为治国之念。那么于治兵、行军之道,又如何解呢?赵太尉可有想法?”
赵仕谋闻声,向前一步,恭敬道:“回皇太后,臣也以为,暂不征矩州。”
闻声,人群内谢祥祯抬眼,将最前端赵仕谋的背影轮廓描了个遍。背宽、身长、体壮,集武人优点于一身,无可挑剔。若是拿自己和他比,还是很有差距。
只听太尉说:“矩州,在大周最西南角,上接被占之梓州,左接燕之石郡,右邻我大周之邕州、钦州。且不说石郡如何,邕州、钦州常年受燕人骚扰,已是疲惫不堪。若真先攻矩州,极易孤军深入、腹背受敌。且战线过长,粮草不接,供应不及,一环出错,全线崩溃。依臣之见,先易后难,矩州应放最后。”
官家忽作惊喜状,问道:“若执意要征,哪处最易?”
太尉答:“秦州。秦州于最西北角,背后便是刚刚收复之延州,再后为原州、均州。以延州为矛,原州、均州为盾,有退路,也有前路。”
此议一出,倒是赢众武官赞同。李€€寅也笑起来,抚掌道:“卿说得好!如今来看,确实是秦州最好打。”
“不过,”赵仕谋又言,“秦州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若是要打秦州,先要养好延州,所需时日,不止几月。且禁军也需休养,养兵如养马,过些时日,等草肥了,马自然壮。”
自上朝到下朝,谢祥祯始终在端量太尉的背影。
赵仕谋气场过于强大,有压倒之势,这朝中武官无数,能出太尉右者,再无他人。
位高权重,一呼百应。拿的越多,越贪婪。这是人之本性。
想到此,谢祥祯又挂念家中不肖子,只得快步回家去。
【作者有话说】
[1]:出自元€€杨果《〔越调〕小桃红€€玉箫声断凤凰楼》。“越调”是一种宫调的名字,“小桃红”是曲牌名。
本文设定的上朝制度,简单来说就是:
常参:中央机构各正副长官,三衙机构的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候,每天都得在垂拱殿上朝。
六参:百司朝官以上(正八品及以上),每五天上一次朝,在紫宸殿。
谢忘琮和谢承€€被封忠训郎与忠翊郎,都是正九品,所以不能上朝。
谢祥祯字问吉。
第一卷 有关于权谋的部分很少,因为小赵小谢还是小朋友,但是这一部分必须要讲,不然后面就会很突兀~
第24章 第九 小桃红(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