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大宋宣和遗事 周扶 2981 字 4个月前

当然,龙德江和玉带河的钓车上是最频繁的,有的时候他不上钓车,就坐在岸边的杨柳下面垂钓,他在钓鱼前先打好几个窝,还没钓就够呛把鱼撑死,并得意自诩“远胜姜尚”,姜太公钓鱼都不放鱼饵,他可大方多了。

俗话说的好“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又说的好“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他这么肯下本,鱼类也很听话,主动献祭好几条上来填满他的鱼篓,他带着丰收的战果回去填满儿子的鱼缸。

天可怜见,皇帝的鱼缸原本只养两条鱼,冷了热了就转移到室内书桌上的小鱼缸,皇帝亲自给它们换水铺草,并将之当成一种修行,现在好了,鱼一多,一天不换水就有味道,皇帝连续修行了三天以后就放弃了,全权交由他人处理。

至于持盈本人,向来是管钓不管养的,他能管住猫不上鱼缸旁边蹭来蹭去就算对得起儿子那点小爱好了。赵煊和他重申,养鱼就和养小孩一样,并不是多多益善的,很多的鱼一起住在鱼缸里也会感到难受。

持盈不懂他那点优生优育的屁想法,钓得多就死不完,野草吹不尽春风吹又生,赵煊目光短浅,他懒得和赵煊计较,更况且他现在不允许赵煊去多多益善,他让赵煊把鱼赐给臣子,这叫“开源”;然后他自己出门钓鱼的时候就提上金虎斑,那叫“节流”。

赵煊坚持认为这只猫生出来就没有吃过生的东西,觉得这只猫对福宁殿的“鱼害”没有任何帮助,持盈让他等着瞧。

结果这厮真的在持盈脚边趴了一天,持盈从波光粼粼的江面翻出一尾白鱼,它睡得很香,鱼尾溅水到皮毛上它都懒得舔,反倒是持盈沾湿了衣服,要到车里去换。

出来的时候,那只金虎斑醒了,持盈的鱼篓旁边探头探脑着一只瘦小的三花猫,金虎斑一个有他两个大。

“鱼害”终于找到了解决者,持盈豁然开朗,拿鱼去喂猫,过了一阵子以后,持盈身边的猫越来越多,每次钓鱼都感觉自己在苦哈哈地养家,于是罕见认同了赵煊的观点:优生优育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他有的时候不去钓鱼,就派人去河旁边喂猫,因此河旁边总是有很多猫,又很亲人。

那天太阳不大也不小,赵煊缸里的鱼又赐得差不多了,持盈收拾好渔具,派人在龙德江上先打了好几个窝,准备接收鱼类的献祭。

龙德江旁边,持盈最喜欢的那棵柳树下面围了好多猫,有一个小孩站在猫群中,摸着其中一只三花猫。

听到持盈到来的动静,那小孩抬起了头,说话的口齿很清晰,看到持盈带了这么多随从也不害怕:“这位官人,这只小猫是你养的吗?”

不知怎么着,持盈多看了他两眼:“不是。”

小孩说:“那你知道它妈妈在哪里吗?我想把它带回家。”

时人爱猫,如果是从别人家里抱来的家猫,就要给那户人家一点盐、糖,或者茶叶;如果遇见野猫,就会给猫的妈妈一串小鱼干,持盈说这猫不是它的,因此这小孩就想找到猫妈妈。

持盈说:“我不知道,它是野猫,可能没有妈妈。”他觉得小孩一本正经、故作老成的样子有点好笑,一般来说,聘猫契是文绉绉的玩法,野猫没人做主,抱走就是了,何苦要找人家妈妈?

那小孩眼珠子一转,那种老成劲就灰飞烟灭了,转而有点狡黠。他从兜里掏出来一块糖递给持盈:“它既然没有妈妈,我又看官人你的家人经常来喂养它。我问你聘猫行不行?”

持盈也不钓鱼了,他把鱼竿放下,对小孩伸手,可小孩把糖放到他手心里了,他也没有合拢:“小郎,你要聘猫,那聘猫契呢?”

小孩显然没有这个东西,持盈看到他的眼神一呆,顿时哈哈大笑,不知道为什么,他被这个小孩逗得很开心,转头对思省说:“去我车上拿纸笔来。”

侍从甚至把车上的桌子都给持盈搬了下来,纸铺开,墨磨好,持盈把笔递给这小孩:“写吧。”并且让人给他设了个小马扎。

小孩接过笔,握笔的姿势倒是很正确,可笔停滞在半空中。

持盈揶揄他:“怎么不动笔,不想要猫了吗?”

小孩的脸皱成一团:“‘聘’字怎么写?”

持盈大乐,坐在他旁边看他为难,小孩转头道:“官人,你可以帮我吗?”

持盈把笔接过来,没有动,他问:“你是谁家的衙内,白天里不读书,跑到这里和猫玩?”

这小孩身穿紫绫罗,脚蹬乌皮靴,想必家中非富即贵,又可五六岁,正是开蒙的年纪,怎么无缘无故跑到街上来游荡?

小孩听了他话以后,果然心虚,不肯告知持盈家中大人的姓名,只低头认错:“我是从学里偷偷跑出来的,我喜欢和小猫玩。”

持盈温声问道:“你家大人知道吗?”

小孩说:“我爹爹不管我,我溜出来,他不知道。”

持盈又问他:“为什么跑出来,不喜欢读书吗?”

也许是持盈的大人姿态摆得太足,小孩起了逆反心态:“为什么要读书,读书有什么好的?”

持盈噗嗤一笑,他把笔搁下在桌上,托着腮和这个小孩讲话:“‘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只有读了书,才能做官做宰相,不读书却干什么去?”

小孩摇了摇头,胸有成竹地告诉他:“天底下读书人这么多,难道个个都能做官做宰相吗?换句话说,做官做宰相,非得要读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