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大宋宣和遗事 周扶 3224 字 4个月前

他又看向雪里的东珠耳环,光阴过去太久,东珠失去了光泽,呈现出一种鱼骨的白。

这东珠也不好。赵持盈是很挑剔的,宋朝又是很富有的,怪不得他不喜欢、不拿走,扔在这里。

他告诉忽里:“赵持盈很喜欢东珠,也很喜欢有福气的东西,他经常吃桃子和杏,还收留了燕子,认为它们能带来好运。如果柳树枝和耳环足够好,他肯定会带走的。”

忽里说:“也有可能是他不知道柳树枝的含义。”宋朝也有柳树,但宋朝肯定没有这一位女神,那是他们女真人的母亲,汉人的母亲用什么生下他们呢?

宗望摇头:“我和他说过。”赵持盈的记性很好,说过的话怎么会忘记?

大雪掩埋了柳枝和耳环,宗望从书房里拿出一幅图轴跟着忽里下山,马蹄溅开雪堆,宗望看见了一片绿色的绢布。

宗望回到府邸之中,恹恹地坐了一会儿,告诉他的好朋友:“我还是舍不得他。”

忽里预备和他说老一套的话,比如把宋朝灭亡,这样赵持盈就会死心,就只能依附于你了。当然,他和宗望想的是一样的,他们并不希望宋朝灭亡,而是希望他们永远对金国称臣,毕竟女真人只有那么几万人,如何统治这样大的中原?不还是得靠汉人吗?宋朝又明显没有失去人们的支持。

如果赵持盈有一天被他的儿子亲手送过来……

他的话还没有出口,宗望把那幅图展开,忽里看见了一只雪白的海东青。

画上的鹰隼通体雪白,脚爪如玉,毛羽洒然,昂首挺胸地向画外的人看来,看起来又精神又得意,忽里觉得这只鹰很开心,但鹰也会有开心的情绪吗?

它站在一块高高的、嶙峋的石头上,脚爪上绑了一个红色的穗结,芙蓉花开在它的脚边,还有一丛丛的兰草,画上写了他们不认识的汉字,应该是两个人的笔迹,一个粗,一个细;一个浓,一个淡。

忽里有点看呆了,他觉得这只鹰下一秒就会飞出画卷,这难道不是标本吗?如果不是的话,怎么连脚爪上的花纹都那么明显?他养过很多鹰,他知道鹰爪上的花纹就是这样的。

“这是比亚?”忽里不可置信地赞叹,宗望孵出了一只通体雪白的海东青,谁都认为宗望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了不起的人物配了不起的鹰,正如骏马要配宝石的马鞍,但宗望把他送给了宋朝的皇帝,真可惜!

原来这只鹰长大了以后是这样的。

宗望指了指脚爪上的穗结,结上还有一块圆形的玉环:“这是汉人的平安长寿结。你看他多喜欢比亚。”可见只要是好的东西,赵持盈就会喜欢。所以耳环和柳树枝,只是因为不好他才不拿走的,宗望想到马蹄底下的绿帛片,那肯定也是因为自己的画工不好。

他把萧讷叫过来认字,萧讷一个字一个字给他们念,两个人的笔迹,其中粗的、浓的那一片是一个叫蔡€€的人写的,宗望皱眉:“他的字像牛皮癣,为什么要写这么多?”萧讷内心骂他是个睁眼瞎,蔡€€做人再不行,字还是天下首屈一指的,这君臣二人的字可称是交相辉映€€€€

“为什么他只写了这么几个字?宣和殿是他的书房吗?”

萧讷咬牙切齿:“是。”

宗望还认识赵持盈的花押,天下一人的意思,萧讷说郎君你真是太聪明了,宗望很得意,他是很懂赵持盈的,他记住很多关于赵持盈的信息。

画轴被收起来,和香囊、马球杆放在一起。

香囊里面塞着一张纸和好几个铜钱,宗望展开一场评比:“我觉得赵持盈的字最好看。”忽里举手同意,萧讷没说话,他觉得蔡€€的字比赵持盈好看,赵持盈的字根本不像字,像画,像一只鹤,再说了,你们俩认识什么字啊,还在那边比上了!

宗望振振有词,他从香囊中抽出一张泛黄的纸:“这张的也很难看,而且笔很粗,赵持盈能把字写得这么细,肯定很厉害。”

忽里大点头,猛点头,汉字都是很粗的,但赵持盈的字是细的,和别人的不一样,说明他最厉害。萧讷不知道那张纸上写的是什么,宗望大发慈悲地给他看。

“储贰之重,式固宗祧……”

那是二十年前,宋朝册封皇太子的诏书,薄薄的一片纸被萧讷捏在手里,他把眼睛睁大了。

“皇子,武昌军节度使……”

宗望的面色凝固了一瞬间,他听到了一个很熟悉的名字。

“什么节度使?”

“武、武昌军……”

“继续。”

萧讷在他的眼皮底下把剩下的册文念完了:“鄂州观内观察处置等使、司空、开府仪同三司、持节都督鄂州诸军事、鄂州刺史、上柱国、定王、食邑八千七百户、食实封二千八百户赵€€……可立为皇太子。所司俱礼,以时册命。”

“定王。”宗望重复,“定王。”

武昌军节度使,申王赵荣的儿子赵定倾!他脑子里回忆起那个年轻人的长相,那双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