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大宋宣和遗事 周扶 3407 字 4个月前

那是她第一次在王若雨面前煽风点火,女主人三个字先剜了若云一下,若云就把刀抽出来,刺向了若雨,王若雨果然不再问了,她站到廊下去,顺国夫人和太后说话。

“他对我很好。”轻轻的,唱歌声,“他说我们是一家人,要互相照顾。”

太后就笑了,很满意,很开心,她把镯子褪下来给静和:“他能说出这样话,就知道是长大了。他被惯坏了,有时候不知分寸;你知进退,以后他有不对、不好的地方,你就给他指出来,管着他,他一定听你的。你性格安静,叫他也带着你到外面玩去,松快松快,这多好。咱们家里过日子,和外头是一样的。”

静和说:“是,他要我多‘管教’他,他也来‘帮衬’我。”

一时之间大家都笑了,若云没笑,若雨也没笑。太后说了一会儿,回去念经了,年轻的顺国夫人落了单,大家凑上去和她说话,给她解闷。

大家夸她的眉毛好看,长长的像山的起伏,似乎东京没有这样的样式。顺国夫人弯了弯唇角:“是€€€€”

“是我给她画的!”穆王得意地走进来,“漂亮吧?”他年纪还很小,可那一笔字,一手画真是好,那道眉特别特别适合静和。

他进去和太后告别,又拉着静和走,张琳让他们留下来吃个饭,赵端说不要了不要了,他带静和上樊楼吃去,张琳急得哎哟哎哟地叫,祖宗,你可别在外头吃坏了!

赵端跑了,陈思恭一时没跟上落了单,王若雨逮住他:“怎么非得上樊楼,怎么不留下来吃饭?是不是王静和非要去?”

陈思恭告诉她,这位祖宗可不是要去樊楼。他刚才和皇帝请示过,要带新婚的妻子去神宗的陵寝。

去见他死去的生身母亲。

王若雨更恨了,她照镜子,若云说:“好了,咱们迟早€€€€”

赵端的生母陈美人,不就是向太后生不出孩子以后送给神宗皇帝的女使吗?

王若雨大喊道:“迟早什么迟早,都是给人做小,我凭什么不做官家的小?我比刘清菁难看吗?”

可过了一会儿,王若雨又气哼哼地补充:“她这么瘦,屁股上一点肉也没有,肯定生不出孩子,生出来了也不是男的!”

若云想她这样子真是狼狈、口不择言,说话都前后矛盾了,又发现自己没好到哪里去。那天晚上她在镜子里面看自己的胴体,从乳房看到屁股,最后照自己的脸,那天道士批命她没有去,但她想自己也很适合孕育一个生命。

但王若雨有时候真的有点乌鸦嘴,她前脚刚说完王静和怀不上,王静和就怀上了,王若雨又骂赵端年纪轻轻,晚上不看书净瞎搞;而她也没来得及做官家的小,官家一整个就没了。

正月十二日,皇帝驾崩,穆王登基。顺国夫人也就成了皇后。

若云受太后的指派去看她,她肚子很大,在坤宁殿里转圈散步,宫人忙活来去,若云对她行礼:“娘娘在做什么?”

静和说话和和气气的:“在这儿扎个秋千,从前家里就有一个,这里院子大,可以扎个更大的。”

所以若云后来就不爱往坤宁殿住,她住在自己做贵妃时候的宫殿或者延福宫,她每次走进坤宁殿的时候,就会想起王静和说话时候的语气。

四月十三日的时候,皇长子赵€€就诞生了。所有人都坐在坤宁殿外,赵端像个猴子一样又蹦又跳。

好完美的,好让人嫉妒的人生,赵端为这个孩子大赦天下,逾越礼制,大操大办,哲宗皇帝去世的阴云一扫而空,整个帝国都有了生气。

若云走在隆佑宫里,皇后在坐月子,向太后说她们两个人会照顾人,皇后一听就知道了,叫她们去福宁殿做侍御。

她们是太后赐下的人,绝不会有所亏待。最后的几天,若云就要离开隆佑宫了,她在拱门那里又听见王若雨为难陈思恭。

“娘娘要把我和郑姐姐一起赐给官家,你觉得,官家会更喜欢谁?”

“当然是你了!郑娘子的年纪比官家还大一点呢。”

若云没有走,陈思恭发现了她。但若云记住了那句话,她想自己会老的,而且老得很快,赵端现在十六七岁,自己比他大,还正是美丽的时候,可等到赵端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的时候呢?她会比赵端老,丑。

怎么做他永远不能忘怀的人呢?

这个机会很快就来了。

有的时候人生是不能一帆风顺的,一帆风顺久了,人就会失去抵抗风险的能力,上天赐予王静和这么完美的人生,然而只有半段,一切从她父亲的去世开始崩盘。

若云来到皇帝的身边,像一个恶魔,她温婉的面具碎了一角,你以为你的妻子真正的,完完全全的,全心全意地爱你吗?她有孩子了,她要为她的孩子打算,丈夫,妻子,那都是后天拴出来的,可赵€€曾经和她共用一个身体,为了赵€€,她不要你了。

我不一样,十一哥,我没有孩子,我只爱你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