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大宋宣和遗事 周扶 2339 字 4个月前

“你曾经说过,你受罪于天,愿意北上朝见我国,赎偿罪孽,都是假的吗?”

持盈见他面色不好,只能出口安抚。

“我身罹重罪,有负祖宗,这话不是假的。

“我亲手调羹,难道不是为了你好吗?我听说粘罕已经自西路退兵,回会宁府去了。他一旦回去,和宗磐联手,生出霍乱来,到时后果不堪设想。你那侄儿才十岁,如何了得大事?只怕到时候你父亲一脉,除你以外都要给杀绝了。”

他好像一个真正关怀宗望的长辈,又或者像一个贤惠的妻子,处处为丈夫考虑。

宗望真的在他眼睛里看到了忧愁,虚假的忧愁,真实的幸灾乐祸。

他到底是皇帝,还是倡优?

“他们若出事,你必然孤掌难鸣,到时要怎么办呢?你父亲曾与我结为兄弟,只可惜缘悭一面,我深为遗憾。难道愿意叫你叔叔的子孙世代为君主,叫他在九泉之下不得安稳吗?”

又是老一套话。然而时事变化,宗望心里知道,这是最好的选择。

宗望沉默片刻:“我回去,可以。你和我一起回去。”

持盈叹道:“郎君若要带我走,走得了吗?”

好像若是能走,他就愿意抛开一切,和宗望走那样。

宗望不说话,只凝视着他,看到他帽子上的一朵菊花,张牙舞爪、得意洋洋。

他打不过黄河,宋军难道又能奈何他吗?他现在拔营,赵煊顶多派兵骚扰他几下,什么大伤亡都不会有。

可是,他如果要带赵煊的父亲、宋国的上皇走,走得了吗?

赵煊的生母已经死了,继母郑氏据说被关在宁德宫里,几乎不出来见人,能够顺理成章废除赵煊的人,除了上天,就只有持盈了。

赵煊就算对父亲没有感情,又怎么允许这张王牌落进他的手里?

郭药师死后,宗望发现,曾经投降于他的宋国降将都开始蠢蠢欲动。

这里离南朝,只隔了一道黄河。一旦他带着持盈走,多少人愿意把持盈救出去,重新向南朝投诚?

在那么一瞬间,他回过神来了一切。

“是你……引诱我杀了郭药师。”

他从墩子上站起来,他什么时候开始拥有这个墩子的?

持盈给他墩子,为他点茶,那天有人给他讲起了白门楼的故事,郭药师是吕布,那持盈是谁?

郭药师死在马蹄下,他在楼下得意地向持盈看去,醉芙蓉蜕成了红色。

粘罕已经退兵,南朝最精锐的西军一旦回援,加上后方的掣肘,他此次绝不可能再渡过黄河,灭亡宋朝了。

无论如何都只有回去,而回去……

把持盈送回去,和赵煊握手言和,这是最好的办法。

可他不甘心。他不甘心!

持盈转过头来,语调很是委婉,他到宗望的身边去,发现那盘茴香已经被吃光了,只有一点碎面粉还落在盘子上。

他可真喜欢吃茴香啊。

“我不过是退位之人,如日西山。除了家中长子,恐怕也无人挂念。郎君留我,只有坏处,没有好处;而将我送回,却是皆大欢喜,功德一件。

从前郎君不想放我回去,代天罪我,我无话可说,我儿亦无法如数答允郎君的要求。如今时移世易,但郎君想个合理的数目,派使者与我儿分说,自然无有不允。我保证这金银不交割给金国,只与你一个,就当是郎君这些时日里照顾我的花费。你拿去买兵造铁,稳定国内,做一个逍遥的摄政叔王,或者更进一步,难道还会缺少快活的日子吗?咱们两国就此和睦,与民休息,天下太平,岂不是盛世吗?何苦要劳师征讨,穷尽国力呢?”

他这话真是动听,其实持盈这几个月在他营帐中,吃的、用的,都是赵煊自汴京送来的器物钱财,他何曾有过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