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大宋宣和遗事 周扶 2668 字 4个月前

“姜氏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宗望很诚恳地打断:“为什么他都有位子坐,我没有呢?”

持盈转头看了他一眼:“我这里没有多的位子,你可以去别处坐。”他连郎君这样的称呼也不叫了,看起来有些破罐子破摔的味道。

宗望就席地坐在持盈身边,他拨了拨持盈椅子上的把手,持盈猝不及防被晃倒在椅子上,大惊失色。

宗望说:“我坐好了。请让他换成我听得懂的话吧!”

持盈不堪其扰,背对着他,对内侍点了点头。

“武姜偏爱共叔段,想要让共叔段做太子,多次向武公请求,可武公都不答应。庄公即位以后,武姜又向他请求,把京邑分封给共叔段。大臣说,连路边的野草,肆意蔓延以后,都会很难除掉,更何况是您的亲兄弟呢?庄公说,可我有什么办法,我的母亲让我这样做。大臣说,您的母亲怎么有知足的一天呢?庄公说,一个人如果做不义的事,必然会自己垮台……”

内侍换成了宗望听得懂的话,而宗望并没有用心在听,他看着持盈,持盈躺在椅子上,好像在思考,好像在发呆。

他的脖子靠在椅背的凸起上,弯出一个美丽的弧度,头上的玉冠,从椅子上探出角来。

“……京邑的百姓背叛共叔段,共叔段跑到了鄢城,庄公在鄢城讨伐了他,共叔段又跑到了共国。《春秋》里说,郑伯克段于鄢,是说,共叔段不遵守做弟弟的本分,所以,不能算是庄公的弟弟;郑庄公对弟弟失教,因此只能称之为‘伯’……”

宗望发出了一声嗤笑。

“共叔段逃跑以后,庄公把偏爱共叔段的母亲武姜安排在了城颍,并且发誓,不到黄泉,不再见面,但很快,庄公就又后悔了……”

宗望发出了一声大笑。

持盈终于被他夺走了注意力:“你这样对待经传,是很不尊重的行为。”

宗望给他摇椅子,风声呼呼地从持盈耳边吹过,他觉得这一幕似曾相识,谁为他这样摇过椅子,难道是在襁褓里吗?隔着黄河,一切都恍如隔世。

宗望说:“你很尊重吗?如果你尊重它的话,为什么现在才读这本书呢?”

持盈转过头去:“你怎么知道我是现在才读?”

宗望说:“庄公,不就是赵煊吗?共叔段,不就是赵焕吗?赵焕逃到我的地方,求我的庇佑,不是被赵煊逼的吗?你偏心小儿子,让他和大儿子争斗,却在最后,抛弃了小儿子,跟大儿子和好€€€€你,不就是武姜吗?”

持盈沉默不语。

宗望说道:“如果你之前曾经读过这个故事,怎么还会发生这样的事呢?”

持盈喟叹久之:“我读过这个故事,但我讨厌这本书。”

宗望继续听他讲。

“我的儿子们读《春秋》,都会被我责怪。我曾经以为,这本书上写了太多弑君杀父的事情,作为儿子和臣子,如果观看这本书,就会被迷乱心智。赵焕就因为我的话,没有读过《春秋》。”

宗望仰着脸,他觉得持盈说话,比那本叫春秋的书更为动人,他去喝兔毫盏里的茶,把茶叶嚼烂,咽下去。

“如果他读过《春秋》,怎么会做出今天的事情呢?春秋,是礼和乐的根源啊。我作为皇帝,不读春秋,就会被坏的言论蛊惑心智;他作为臣子,不读春秋,面对变故,就会做错事情。过去发生的故事,都足以成为我们的借鉴,可我没有借鉴,导致了今日的祸患,现在想想,真是很后悔。”

持盈叹了一口气,去够茶盏,然而茶盏空了,他把视线下移,看到了宗望唇边的两片叶子。

宗望嚼着茶叶,对他说:“其实他们的事也没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我觉得武姜就做错了。如果我是€€€€你是武姜,我的建议是,你的丈夫不听你的话,你就应该带着共叔段改嫁。”

持盈一时语塞,宗望把茶叶咽下去,问:“这茶叶里面有股不是茶叶的味道,是什么?”

持盈终于反应过来:“……龙脑香。”

宗望“哦”了一下,然后他笑了一下:“你的病好了,是吗?”

自那天以后,持盈一直以生病为由,躲在院子里,一步不肯出来,赵焕、蔡攸,他俱都不见。

持盈说:“我病好不好,你不都进来了吗?”

宗望仰头看着他,太阳光照在持盈流丽的百迭裙上,发出灿烂的亮光来。

真让人目眩神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