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大宋宣和遗事 周扶 2501 字 4个月前

赵煊没有回答,他想起来了,赵煊没有回答!

持盈自问三十余年来识尽爱恨,高坐在皇位上将别人又提又罢,任敲任打,可是当自己处于弱势的时候,还是担惊受怕起来。

赵煊究竟愿意承受这样的托付吗?愿意承受一个有罪的父亲吗?

他是不是坏透了?

飞蛾又穿过长长的宫道,一路往南走,可是,火光在哪里呢?

第50章 玉带钩方乱紫阙 铁浮屠又渡黄河3

===============================================

持盈一路走,从拱辰门入禁中。当他过临华门角楼的时候,已经有两班人提宫灯在那边等着了。

夕阳,宫灯,赵煊站在影影绰绰的红里。

即使这样热的天,赵煊仍穿着严严实实的两层,白的交领长衫,配苍绿色的大袖€€袍,持盈远远地看见他,觉得他热,又觉得他瘦,又觉得近乡情怯,不敢上前。

便遥遥止了脚步。

赵煊见他站住不动,就从宫娥手里接过一盏绛纱灯,趋步上前,可他还没来得及说话,持盈的手已经落在了他的额角,继而滑落到他的脸颊。

赵煊受惊似的抬头,撞进父亲的眼睛里去。持盈关切地问他:“几日不见,官家何瘦?”

他几乎要被这样的目光融化了,然而他为什么事情哀愁,这事,他并不想告诉父亲:“臣苦夏,不爱饮食,故而瘦了。”

他又请持盈乘舆,持盈否了:“官家不爱吃饭,是忧心国事,动的少了,我和官家走一段吧。”

赵煊没有动。

接到妹妹的消息以后,他设想过很多种场景,见面以后,父亲会怎么问责、惊疑,或者是……失望?

他想,父亲怎么有资格失望?他给他的又不是一个完整的、升平的江山!

然而父亲的手只是抚摸过他的额角,请他一起走一段路。

“好不好?”持盈又问,好像谁拒绝他、谁让他难过,就是天大的罪过一样。

良久,赵煊沉默地迈出了第一步,众人远远地缀在后面。

他和持盈走在宫道上,晚风偶尔吹起持盈的袖袂,和灯笼上的绛纱相映,调和成了一个很冶艳的颜色。

持盈和他宁静地走了一段,肩并着肩,手贴着手,朱砂的宫墙,绛纱的灯,霞绯的落日染红了天空,四野寂静,远方传来宫女提铃的声音。

“叮当€€€€叮当€€€€”

提铃是一种惩罚,受罚的宫女要在傍晚的时分,提着一对铃铛,从皇宫的南边走到北边,还要念告祝祷的四字词语,比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等。

铃声悠长,穿透宫墙。

在这样的铃声里,持盈开口道:“你今天衣领子上的珍珠缝得好。”

冷不丁这样一句,赵煊不知道什么意思,而持盈缓缓地念道:“‘尽是珍珠匀络缝,唐中簇带万花枝。’”

这是持盈早年写的一首宫词。他纵然善书能画,可是在诗句之上的功夫实在是欠奉。

这首宫词赵煊读了好几遍,怎么也觉不出一个好来,写的是一位美人€€€€应该是自己的哪位庶母€€€€爱俏,将衣领子上缝满了珍珠。

他下意识向下,看一眼自己今天穿的长衫衬里,衣缘、袖口都勾了金边眉子,眉子上缝满了珍珠,才回过味来父亲的狭促。

持盈问他:“官家知道前一句是什么吗?”

赵煊以为他开口就得问军情,然而并没有,那首宫词写得不好,他为什么要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