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言时玉轻声说,拿起筷子吃起来。
李淮先喝了一口汤,热乎乎的汤汁咸鲜可口,馄饨皮薄馅大,好似一个个胖娃娃,圆滚滚地浮在上面。
捞起馄饨放入口中,面皮破开的瞬间,满含肉香的汤汁就涌出来。
果然是极好吃的东西。
李淮胃口大开,一个劲儿地往嘴里送馄饨。
言时玉不算太饿,吃了几个便放下筷子,单手搭在桌上撑着下巴,静静看他。
一碗馄饨吃完,李淮又捧起碗把汤喝了个一干二净,这才心满意足地放下碗。
“要不要再来一碗?”言时玉温声问,抬手摸了摸自己这碗,有些凉了,不然直接给他吃了。
李淮正吃得高兴,毫不客气:“再来一碗。”
言时玉轻笑点头,抬手拍了几声,厨房内传来一声回应。
吃完两碗馄饨,李淮险些打嗝,这时才发现言时玉没吃多少,再看看自己面前的两个空碗,脸又是一阵烫。
“云煦吃饱喝足了,接下来该说正事了。”言时玉让小二把桌上的东西都撤下去,又仔仔细细将桌子擦了好几遍,随即右手往桌上一放,食指轻轻敲了几下。
准是青林说的,李淮忿忿地想。
“这些事情我不太懂,还请言大人赐教。”李淮从袖中取出一张纸,上面写着他批阅奏折时发现的不懂的问题。
言时玉接过来快速看了一遍,然后把这张纸平铺在桌上,修长的手指将略微褶皱的纸张抚平,从第一个问题开始讲起。
李淮凑过去认真听。
冬去春来的车马粮草如何调配,官员升迁调任间与各党有何关系、又该如何处理……大到国策,小到百姓的柴米油盐,多的是李淮不懂的。
过去跟着言时玉看了许久折子,也学了不少,还读了不少书,他自以为处理朝政即使不能游刃有余,也能做个七八成,结果还是不够。
与言时玉相比,与赵岐相比,他还是差得远了。
许是察觉到李淮的情绪有些失落,言时玉抬手轻按住他的肩,小声说:“你开蒙晚,无名师教导,能到如今这样已是天资聪颖。若你从小与其他皇子受教于名师,只怕早就有神通之名,不到十岁就会被封为太子。”
“你是我见过的最聪明的人。”
--------------------
作者有话要说:
大年初一啦,祝大家万事胜意!
€€€€
第43章先后
聪明。
李淮幼时经常听到这两个字,母妃对他从来都是夸奖,即使刚习字时落笔不如鬼画符、贪玩不想背诗,她也不曾训斥半句。
后来他渐渐长大,母妃的性子愈发沉稳,不似从前那般爱笑,便叮嘱他言行举止皆要小心谨慎,在其他人面前要装得愚笨,否则性命堪忧。
久而久之,除了母妃和雯兰,别人都说他愚不可及,都认为他是个草包。
母妃去世后,他太久没听到有人如此认真地夸赞他聪明了。
李淮勉强扯扯嘴角,垂眸掩下眼底的惆怅,抬手指了指那张纸,低声说:“后面还有许多。”
言时玉神色一顿,明白他心中不好受,便只是点到为止,继续讲纸上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