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君子无咎 尔曹 3856 字 4个月前

韩棋手托药粉包犹疑不定,陈玉山一把抢了下来,折叠两下塞进怀里。老皇帝痛得泪涕横流,发疯似的撕扯床单被褥。韩棋颇不忍心,只得尽力劝慰他:“圣人忍耐些吧,吴郡王就快来了。圣人与他见面、传了旨,才好安心。”

老皇帝呜呜惨叫着,在龙榻上蹬踹打滚儿。陈玉山将韩棋拉到外殿,带着意味不明的笑意问他:“你说负了你那位‘贵人’,便是吴郡王?”

韩棋自是不愿将他家公子牵扯进来,便垂眼点了点头,胡乱认了。

“你为他立此大功,他再见你,少不得再续……”陈玉山说着,忽听远处传来马儿嘶鸣、喊杀之声。外头跑进来个慌慌张张的小阉人,哆嗦着禀报:“陈公公啊,承天门已破,虎头军杀进来了!”

陈玉山面色一凛,兜头扇那小子一巴掌,吩咐道:“慌什么?祸乱朝纲的是仇不息一党,与咱们何干!”又冲韩棋道:“快叫圣人拟旨!”说完提着袍拔腿跑了。

韩棋奔回内殿,见老皇帝正抱着床柱子磨牙,啃木头啃得满口是血。这可如何是好,圣人这副模样,李炎进来看到了,怎么解释得清?他急忙抱住老皇帝粗壮的腰身往床上拖,一面大声叫:“圣人醒醒!来了来了,吴郡王进来了!”

近来老皇帝每次病发都立即服药,许久没这么疼过了,着实遭不住,根本顾不上谁来了。韩棋与他搏斗了半天,终于使蛮力把他按在龙榻上,然后拍着他脸颊叫魂似的喊道:“圣人!‘皇孙’来了!他来了!”

老皇帝听见“皇孙”二字,浑浊的盲眼又涌出许多泪水来,口里嘟囔着重复“来了,来了,他来了!”忽又发奋吼道:“传朕口谕!传位皇孙!”

没有玉玺,且老皇帝眼盲无法书写,只得多叫些人来作证。韩棋冲到殿外振臂呼道:“来人!外头的都进来,圣人传旨了!”

此时已有不少怕死的阉人跑来紫宸殿躲避,巴不得凑到老皇帝身边保命,他这一招呼,不知从何处呼啦啦涌出一大帮人。

韩棋回到殿中收拾笔墨,将一早预备好的玉轴锦缎诏书铺好,深深吸一口气,提笔写下老皇帝交代的传位圣旨。写好后当众宣读:“朕闻圣人畏天命,帝者奉天时……”

这时陈玉山怀里抱着个东西,跑得满头大汗,冲进殿来。

“让开!让开!”他护着一个方方正正的盒子,用肩膀将乌泱泱堵在殿里的阉人们拱开,挤到韩棋面前来。

韩棋定睛一看,这不是陈玉山屋顶横梁上悬挂的“宝贝”嘛!

到了桌案前,不知被谁的脚绊了一下,陈玉山一个趔趄,怀中方盒脱手掉落。他慌忙扑倒去够,却已来不及。一方盘龙镶金的洁白玉玺,与两个黑黢黢的弹丸,一同滚落出来。

“啊呀!啊呀!”陈玉山竟不管玉玺,先把那两个黑丸子抢在手里,放在手心又吹又掸,一脸心疼。

韩棋看傻了眼儿,玉玺怎会在他手上?而且这货居然将传国玉玺与他阉割下来的卵蛋藏在一处!

老皇帝抱着头又嚎叫起来,韩棋这才回过神来,赶紧拾起玉玺,小心翼翼蘸进印台,稳稳盖在诏书之上。陈玉山带头跪拜,众阉人山呼万岁。韩棋呆呆跟着跪下,心道这事儿不对,陈玉山何时投靠了李炎?他究竟为谁办事?

陈玉山起身吩咐手下人归拢殿中狼藉,又传来热水为老皇帝擦洗更衣,最后才从怀中摸出药粉包,斟酌着化了一勺喂老皇帝服下。

时间算得刚刚好,李炎头戴红缨、身着骑装冲进殿来时,老皇帝刚刚安稳躺下,却还没睡熟。李炎扑倒在龙榻前,放声哭道:“阿翁,阿翁,炎儿来迟了!阿翁受苦了!”昏昏沉沉中,老皇帝竟还“嗯”地应了一声。

陈玉山一把夺过韩棋手中玉轴,高擎在空中拖长声叫道:“圣人有旨,吴郡王接旨!”李炎躬身跪好,陈玉山展开诏书念道:“……昊天有命,承天有序。诏曰,传位皇孙,钦此。”

李炎跪领了,噙泪谢恩冲龙榻再跪再拜,起身后便挺直腰杆走了出去。

排山倒海般的“万岁”呼声中,韩棋恍然大悟,原来一切是计,或许从一开始他便全想错了。

作者有话说:

今晚加更的

第58章 望之不禁体酥心软

登基大典定在三月十五,这几日李炎忙于祭天祭祖,听礼部安排劝进、朝拜、改元等繁琐典礼仪式,京中各部衙门皆由独孤啸与樊锵率军一力安抚。

陈玉山因照料老皇帝、传旨有功,仍居内侍省总领大太监一职;韩棋则被钦点入太极宫,升为司礼监秉笔太监,专为新皇拟旨批奏。

典礼前一晚,李炎宿在太极宫。路过两仪殿时,他一眼望见趴在案前挑灯抄写的单薄身影,便抬手制止刚要出声行礼的守宫阉人。

韩棋全神贯注奋笔疾书,丝毫未察觉李炎已轻身绕到他身后。

“冤家,等久了吧?”李炎屈身从背后抱住他。

韩棋受惊僵直了身体,一时呆住不知作何反应。李炎将头搭在他肩上蹭他脖颈:“你是本王留给自己的奖赏,这一路遇到艰险坎坷,本王便想,大事若成,就可以见着你了。”

韩棋只觉汗毛倒竖,搁下笔拧着身子推他:“圣人说笑了,圣人……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