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章】暗箭伤

不留 姬二旦 2291 字 4个月前

从山谷里渗进来的秋风总是尤为寒凉,阵阵凛冽如刀割一般。

苏入端心下颇为不满,若不是午时卓脩说要去驿站新换马匹再加快脚程,此刻他们应在漳州城里用晚膳了。而要不是为了遵守圣谕,顾及王挽扬那条不怎么方便的腿,放慢了回程的步子,本是一个月便能到京城。如今却是不得不在愁岭继续滞留。

车轮滚过山石道,行车的队伍缓了下来,前方有人来报。

卓脩撩起了门帘问何事,答曰:“大人们,有些暗了,前面是林子,今夜恐是只能暂留在岭下了。”

闻言苏入端虽不乐意,但也不好直接拂了这位左仆射大人的面子,于是竟是百年难得一见地问起了王挽扬:“王侍郎原先在南岭带兵打仗时,可是对此一带熟络?这儿的山谷太阴湿了,不知阳面的会不会好些?”

王挽扬闻此说,“阳面土是干的,夜里的山阴确实有些寒了。”瞧了一眼苏入端,又看了看卓脩的面色,“我虽认得些路,但不知这几年有没有变化。”

卓脩见此,觉得自己亦是有责任,若是休憩在这阴面的山谷,实在太冷了,便道:“如果王大人晓得怎么绕去阳面的山头,今晚好好休息,明早也好赶路。”

王挽扬亦是同意,想着自己的膝头好不容易有良药在治,切不可再受潮添了差错。只是领队的并不识去路,王挽扬不得已只得下了马车。

套上了便于行动的骑装,多加了一条外褂,王挽扬跨上马背,一提缰绳,忍着稍许方才用力的不适,夹紧马腹,冲到了队伍前头。

如此,苏入端见王挽扬骑马离开,便钉上了马车的门帘,只留一条窗帘布的小缝,用来流通空气。

卓脩见苏入端这般举动,叹了一句:“王大人究竟还是个女子,腿脚又不便,理应我们多照顾些。”

苏入端瞥了一眼王挽扬驱马的背影,回头对卓脩道:“她驾马与砍杀的本事可比我们大,谁能关照得了谁呢?”

原先已经让他慎言,现下还试图教训他尊重女子,莫要狂妄?如今苏入端想自己自然是把男女一视同仁了,可能者多劳是天经地义的,王挽扬怎么就不能为他们指路了?怎的又受这老头儿骂。

“诶!”卓脩苦面,一摸胡子,显然是有些被气着了,“苏大人你这样可是讨不到媳妇儿。”

“这又和我娶亲有什么关系?”如今讨媳妇儿都还要看这人贴不贴己了?对他好的姑娘多了去了,卓大人这是吃不到葡萄就要说葡萄酸罢?王挽扬没说不乐意为他们效劳,两全其美嘛,这老头虽说是为人着想,可想得未免也太多了罢。

风吹林动,王挽扬的几缕发丝被风扬了起来。

仰首向上,树林上空是昏暗的夕阳,一行大雁南飞。

心想得抓紧脚步了,而手被迎面的晚风刮得有些疼,王挽扬拉紧了马缰,竖耳听林间的声响,时有窸窸窣窣的动静,却又归于平稳。

透过密密的树干,往远了眺,依稀看到了一点的篝火光,再进去树与树的间隔就更小了,马车应是无法通过。

于是王挽扬带着队靠西走去,不一会儿就穿过了林子行驶到了小道上。

向前望去,一条路径直通了底,瞧不见何处有人家,橘紫色的霞光落在了半天上,身周的一切都晕染成了淡桔色。

苏入端往车外看了一眼,见到已走到了道上,便放下心来,想着今晚终于可以勉强歇息。

王挽扬只顾得挥鞭驱马,整个车队的速度加快了起来。颠簸得卓脩闭目养神,暂忍耐不适。

而惶然风中突闻凌厉声,王挽扬侧头,一低身子,那一箭险些射中了身后人的腿,惊得后人忙拉住马。

“什么人!”王挽扬向林间大声呵去。

卓脩一下子撩开车帘,问:“怎么了?”

令人简单交代之后,王挽扬拾起了羽箭,正她打量之际,听闻林中燕雀惊动之声,一群鸟各自飞散了出去。

而又一只同样的羽箭,穿过了雀鸟的脖颈,溅了一地血,掉落在马蹄之下。

王挽扬心中的不稳妥感骤然而生,警惕地回顾四方,见车内惶惶的卓脩与苏入端,对他们道:“或是匪徒,或仅是新猎手。”

“怎会如此?”卓脩喃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