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成虎、以讹传讹,下人们私下的谈资,来来回回传到了老夫人的耳朵里。
不过多日,老夫人便召了九爷前来。
内室里,一顶熏香燎燎绕绕,让人辩不明晰。老夫人正一脸安然地坐在上座,旁边便是她的小孙子九爷€€€€
可这不过几日未见,老夫人抬眼瞧着,却从九爷与池雁声身上品出了不同的气息。
从前的雁声,是淡漠冷清的,但对于她这个老太婆,总能和颜悦色几分。但眼前这九爷,低垂着头,周身都散发出了一股冷冽的气息,将人拒之于千里之外。似乎对着她这个最亲近的太母,也总是隔阂着一层不明朗的雾。
老夫人虽说年逾八十,已然老态龙钟,但人老心不老。这一颗玲珑剔透心,几乎比任何人都要看得懂宁王府风波诡谲的局势……
“雁声啊,前些日子你失足落水,身体可好些了?”
“回太母,雁声已然调养妥当,并无大碍。”
“如此便好,如此便好。你也大了,日后也该多小心些,将身子养得壮实点,才能帮你四哥打理这宁王府大大小小的事务。”
“……”
老夫人见小九只恭恭敬敬地听着训,并不答话,也不做反驳,便再次提醒道:”只是这有些事,你年纪尚小,也不可做的过了。听下人说,前些天你无缘无故地惩罚了好些奴仆。其实这干系也不大,关键是那些仆人都是救你出水的,这……这怎么不打赏,反而罚起来了呢?”
“雁声的确是受他们照顾,只是赏罚分明,救我出水的是我的书童,并不是他们。”
语毕,九爷便冷冷淡淡地不想多言。
老夫人一听那“书童”,突地皱了皱眉头。
“说起你那身边的书童,太母我也不得不提点几句。”
“雁声悉听教诲。”
“那日你落水,是王妃头一个赶去照顾的你。但她回来之时,脸色却不甚好……一个书童,住在内厢,成什么体统?你为了小小一个书童,公然与王妃顶撞,也是你的不是了。”
“……”
“你也得好好注意注意,否则被旁人知晓,胡乱猜想€€€€”
“太母,我与他,的确不是一般主仆关系。”
九爷还未等老夫人言罢,便适时地插上了一句。这一句话,仍是淡淡的,然而其中,却含着丝丝的温柔与情意,在九爷冷硬的音调里罕见地磨平了棱角。他这句话,并不委婉,但也不矫揉造作,仿佛是一提到他,九爷周身凌冽的气息,都会不由自主地消下去几分。
老夫人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句哽得不轻,她顿了顿,面色变了又变,手中的拄杖一下一下地轻轻点地。半晌,老夫人才些微地有所退让:“即便如此,你也该注意着点。娈宠总该有娈宠的样子,成日里粘着也让人说闲话。”
“他也并不是娈宠。”
“?”
“我以后,会娶他。光明正大地三媒五聘,日月为证、天地为鉴。”
“你、你……”老夫人被气得不轻,出口的话都没了方才的不疾不徐,夹杂着不小的愤怒和颤抖。
“现在我不想让宁王府的人都知晓,不是因为我怕,更不是因为我胆小懦弱。只是这传言若四散开来,最受伤害的人是他。另外……如果有可能,我还希望得到他父母的认可。这一切,等我日后得到宁王储位,便会一一实现。”
九爷缓缓道来,似乎这一切,已经在他心里构成了一副美好的蓝图。他说着说着,似乎就已经想到了谢福禧一身红衣,胸前别着大红花,羞羞涩涩在门前迎着他的模样。他们会在喜堂前拜堂成亲,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剩下的,便是一生的相濡以沫。
他以前隐忍的时候,最希望的便是无人注意到他,他不想与他人有一丝一毫的不同,因而在与谢福禧心意相通之前,他心中那条最大的鸿沟,便是别人异样的目光和来自于亲人的诘问。若一不小心被人逮住了把柄,那异样便成了他最大的弱点,使得他周全的防备里露出了马脚,在这宁王府的明争暗斗中,他一旦顾及不到,便是万丈深渊€€€€
但他无法放手,他到最后才堪堪发现,谢福禧……这个他最大的弱点,他放弃不了。
纵然让他面对世人的诟病与流言蜚语,他也不能放弃。
“太母,不管您能不能认可雁声的决定。此事,我绝不松口。”
第114章 :发病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