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知期接住她下滑无力的身体,察觉到她的手冰冷得没有一丝温度,因为靠的近,她胸腔砰砰的心跳声大得似要突破胸口。他不知道此刻他的心跳声与她有得一拼,两个心跳异常的人抱在一起,相互取暖。
他抱着她,让她放松身体,安慰道,“别怕,已经过去了。”即使他的声音也是微微颤抖的。
良久,芝月才缓过劲来,她重重呼出一口浊气,声音低低地道,“幸好,幸好你还在……”
段知期回道:“是你反应快,你救了我们。”他拍着她的背,刚刚的惊吓以致身体发冷,在强烈的日光下才开始回暖起来。
那边被埋的仆人也被救出来,芝月和段知期上前查看,确认没有什么大问题后,叫大家整理清点剩下的东西,早早离去,这路上的山体危险重重,谁知道什么时候滑坡。这剩下的路程就有点赶,大家一路少有交谈,个个归心似箭,只恨不得多长两条腿,只一步就达到目的地。
这春日雨水多,经过连绵几乎半个月的雨,淋得山体松软,不知什么时候回滑下来,这样一来路过有山的地方就得格外小心,因为没有人能确认其中有没有危险,要是遇着刚才的情况,后果不堪设想!
回去之后这是自然被两家的长辈知晓,长辈们只拍着胸口直呼“庆幸”,还细细检查两个小辈可有受伤,可受惊吓。更有甚者家里的老人还去祠堂上香,谢祖宗的保佑两个小辈能化险为夷。
芝月还被母亲拉着去庙里求平安,听那老和尚念了整整几天的经书,去求了平安符,她和段知期一人一个,她的叶夫人在庙里就给她带上。至于另个,则遣人给段知期送去,至此,长辈们才完全放心,此后的事暂且不提。
至于段知期的双亲回来怎样折腾,芝月是不清楚的,总之,这又是一顿兴师动众。
段叶两家父母商定好黄道吉日,祖父们则商议好请些什么人,拟好请柬名单,保证没有疏漏之处,仔仔细细来来回回的商定,东西物品他也一一过手才心安。忙得不亦乐乎,就数芝月最空闲,因为叶母不让她出去,她交好的朋友都来了一拨又一拨陪着她聊天解闷,日子就那么打发着。
好友在婚前前来并无稀奇,但是听说芝月成亲,有几个贵女也前来,一开始还好,说着说着就流泪,“叶郎君要成亲,我等自是舍不得的。”说罢还拿帕子掩面,真是伤心异常。芝月不明白了,成了亲就不能在路上偶遇时,进去茶楼喝茶去酒肆畅饮?
“自是不能的,到时你若怀了孕生了孩子,自顾不暇,哪有空理我们!”像是知道芝月要说什么,还没等她开口,其中一个接着上一个说道。
“到时就再也不见郎君风姿了。”说着又哭起来,芝月不知怎么安慰了,手足无措,只得默默听她们哭诉。好不容易在太阳下山前送走这几个贵女,之后来见的则一律婉拒,免了一阵无措。
当然了,她是不会知道段知期成亲,整个京都多少贵女暗暗哭泣的,恨不得以身代她,知道的话就不知芝月该做何表情了,她现在还没烦恼到那。
总之,待嫁的日子既长又短,长是实在无事可做,整日闲得发慌,至于觉得短,则是这一天已经到了。
花轿有些颠簸,芝月坐在里边想了很多,却又不知想些什么,思绪实在散漫。今日的她上着最美的妆,明艳动人,连英气的眉毛也被妆娘扫成了黛色的远山眉,眼神明亮透彻,任是任何一个瞧见,都要赞一声姝容美丽。
有人踢开轿门,他伸着手等她把手放在他手心,带着她跨过火盆,拜了天地,她知道那个人是谁,也安心的跟着他的指引。可以说她的心情是安心的,那种终于嫁给了她中意的人的尘埃落定的感觉,似乎与周围喧闹的兴奋的宾客、亲朋格格不入,又似乎本该是这个样子。
她只知道着一天,她终于嫁给了他,从此会举案齐眉,生儿育女,直至鬓发发白。
周围的人来来往往,她却因凤冠霞帔在身,只能看见脚下的方寸之地,盖头遮住了向前探望的可能,她只好低垂视线,红色的褶裙下面隐约可见同色的绣花鞋,走动间裙褶摆动,绣鞋上的并蒂鸳鸯便露出来,图案自然是精美无可挑剔的,所以她的注意力又多了几分在上面。但此时有人牵着她往屋里边走,她知道牵着的人会把她拉到她和段知期的新房,因而她顺从的走着,在里面等他。
许沁偷偷的进来,看着盖着盖头的叶芝月,芝月正坐在洒满桂圆莲子花生一大堆东西的婚床上。她过去要了张小凳,放在床边坐下,轻轻说道,“芝月你也出嫁了,真快啊!”许沁一年前已经成亲,和他们玩的那一帮人也陆陆续续的成了家,平日相聚就怎么也凑不齐人,大家都有事要做,做媳妇不能像做女儿那般自在,这样一来,情分还在,可是人却远了。这是女孩们,而男子,有了家室,也开始重视立业,就再也而不能像以前那么疯。
她絮絮叨叨的在芝月面前说了好多,少年时干的傻事,喝了酒醉醺醺的不要形象的事,讲着讲着就发笑,似乎不相信以前的自己这么混账。她也不让芝月说,就一个人讲,许久,才说,“
渴了,我先去喝杯茶。”于是去自己倒杯茶,喝了茶才发现讲了许久,估计洞房的人快进来,想想还是出去外边,便跟芝月说回外边去,于是许沁的脚步声也渐行渐远,突然没有了声音,她只好又开始端详自己脚下。
周围很静,伺候的人出去了在门外候着,有龙凤烛的灯花发出轻微的“啪”的一声,芝月竖起耳朵听一切她能听到的动静,直到听到“吱呀”的开门声,有人的脚步接近,不轻不重,却正好落在她心上,她知道,等的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