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欺君罔上 羡凡 2200 字 4个月前

既然没了用处,即成弃子。

霍少煊曾跟在贤亲王身边几年,自然清楚对方狠辣的手段。

他最想除掉的并非陈易民与谢书年,而是站在他们身后,虎视眈眈盯着他的霍少煊。

贤亲王极其在意声誉,所以需要替他背负恶名的走狗。

上一位,是渊帝。

下一位,本该是自己。

霍少煊多年前借着贤亲王上位,功成名就后反咬他一口之时,便预料到了今日。

如今贤亲王有了更加合适的人选,秦修弈根基不稳,最好把控。

而自己又始终站在他的对立面,自然难逃一劫。

“是否无稽之谈暂且不提,还请陈大人稍安勿躁。”大理寺卿呈上一封信件,垂首道,“潘大人指证后,因陛下微服私访,臣便将此事告知贤亲王,并派人前往长径宣州一探究竟,此信是从令官赵钦府中搜出,其中陈大人的确提及赈灾之事,尚不确定是否有隐晦之意。”

“自然没有,赵令官乃臣妹婿,平日里也常书信来往。”陈易民拧眉道,“陛下,臣从未插手户部之事,与谢侍郎也只是点头之交,潘大人这指证未免太过荒唐!”

秦修弈没有立即出声,兀自垂眼思索。

大理寺少卿张大人忍不住出言:“陈大人,真相如何,我等自会查个水落石出,不过此事的确蹊跷,不像是空穴来风,大人若真想自证清白,倒不如配合些办案。”

谢书年这时淡淡开口,“张大人言之有理,只是单凭潘大人一面之词也难以立足,办案我二人自会配合,也望大人莫要因此,便将我与陈大人视为罪臣。”

张大人自知失言,讪讪道:“这是自然。”

霍少煊并不心急,兀自思忖。

秦修弈种种行径,都表明他知晓朝中的明争暗斗。

如今若让潘大人翻身,户部的实权便会重新回到贤亲王手中,届时再想朝潘大人下手,几乎没有任何的机会。

更何况打压了谢家,贤亲王下一个目标便是自己。

即便要查,只要秦修弈不顺着对方将谢书年与陈易民送进大牢,那么贤亲王那边再怎么做手脚,他们都有反击的余地,而若他们入了牢狱......

刑部的实权在贤亲王手上,届时他一手遮天,那便难办。

好在大理寺素来公正。

更何况大理寺卿背后是戚家,戚家与曾经的霍家旗鼓相当,贤亲王暂时不敢动,也没必要得罪。

秦修弈沉吟片刻,忽然侧头看向贤亲王,“朕微服私访期间,一直是皇叔暂理朝政,有关此事,不知皇叔有何见解?”

霍少煊神情微怔,猛地抬头。

贤亲王思忖片刻,“此事的确蹊跷,潘大人先前从未有过疏漏,更何况账目必然也是经过谢侍郎之手……似乎也未曾听闻不对。”

秦修弈看向面色冷凝的谢书年:“谢大人可有话说?”

谢书年心下微沉,只道:“......回禀陛下,账目经臣手中时,的确未有疏漏。”

他在“经臣手中”这四字上加了重音。

秦修弈拧眉,似是在斟酌,贤亲王适时开口,语气沉稳,“这倒真是奇怪……既然如此不妨彻查,若是不清不楚,对陈尚书与谢侍郎的名声也不好。”

刑部周尚书立即接茬,“臣附议,只不过如今三位大人皆是一样的处境,若要公平公正,最好还是先委屈一番,去刑部走上一遭,免得落人话柄。”

陈易民脸色难看,甩袖冷哼一声,“周尚书的意思是去刑部坐上一坐,便能保全我与谢侍郎的名誉?我二人倒是好说,但日后若是只凭入狱罪臣的片面之词,就要朝廷命官去大牢待上几日,未免也太过于草率,惹人心寒了!”

周尚书:“陈大人莫怪,只是此事的确存疑,更何况陈大人与赵令官的关系匪浅,所以只得另当别论,再者说......若当真只是误会,去刑部走上一遭,于二位大人而言并无害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