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忍不住叩问,如此明月,为何他幸能独享清辉。

闻人晏:“不想。还是现下更好,不用远观不可亵玩,可以随时着你手,怎么说都还是现在更好。”

“不过,真的时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就变成我们要给小辈红封了。”

却听殷寻一板一眼地纠正道:“也是来年才需要给。”

闻人晏当即瞪了眼,小声责备道:“本来是可以今岁就给的。”

而后忍不住惩罚性地又咬了一下殷寻的唇,提点道:“你明日要是见着我小姑,也可以多说点诸如财源广进、生意兴隆的吉祥话,她一高兴,人就大方,可以讨个大红封。”

“不说也行,我来替阿寻你说,我把我那份都给你。”

殷寻眼中染着笑意,摇了摇头:“用不着许多银钱,我这些时日早被阿晏你给圈养了。”

“哪……哪是圈养。”

这用词像是带着烧劲,听得闻人晏耳廓一热,维持不过几瞬的厚脸皮一下又被烧成了薄片,慌里慌张地转移话题道:“好啦,我们不能再磨蹭了,不然回去晚了得挨骂的。”

一点是他自个拉着人杵在原地不走的自觉都没有。

要进去询英台,先要通过一高耸的石质大门。那大门颇为壮阔,柱身有四神雕刻,石料青白似玉,其上有饕餮、凤鸟纹样,而牌坊正中书着遒劲有力的“询英”二字。

有人说这二字是出自均天盟立派祖师李询英之名,也有人说这牌坊在李询英之前便有,是“询识群英”的意思,反倒是李询英蹭了这名,长期以来并无定论,均天盟的人一般都喜欢宣扬前者。

大门前头还立着一块碑石,上头极为豪气地刻着「分道均天,自掘前路」八字。

尽书均天盟此名的由来,说是最早时,一群走投无路的人合而聚之,掘得前路,成一番大事业。

闻人晏指尖抚向那石碑,目光微沉,与殷寻轻道:“阿寻,这字样看着颇为霸气,却给均天盟惹来过不少的麻烦。”

殷寻随着他的动作,一同望向那石碑,想起那日在寒衣节的祭典上,闻人晏抄了长卷为那些亡故的均天盟兄弟放的悼念水灯。

应声道:“此事我略有耳闻。”

“我就是想感叹,幸得我们生得晚,若是早生个十来年,许是没有不能像现在这般自在,可能得生平故事全皆只能做茶肆闲谈……”

均天盟曾经在伏魔会上死了许多人,而在后续的“四方乱”中,死得却更多。

先帝垂暮,外邦作乱,有狄,南有蛮,西戎起,东夷乱,四方从来无太平,内忧外患,两相焦灼,没有一处是安生的。

尤其当时,饮雪剑庄曾被拿去与净世剑宗混为一谈,均天盟也有过被声讨的时候。

武林多义士,一直领着人干扰叛军的动作,尤其是与云麓书院和平乐郡主关系密切的均天盟,被视为了那些人的眼中钉,肉中刺。一直设法想要除之。

于是他们散言说,“均天盟盟主,到底是区区一武林侠客,还是土皇帝?”、“土皇帝做着做着,就容易产生念想,要做真皇帝。”……

那「分道均天,自掘前路」的碑文,就被人有意歪曲成了是要以武犯禁,与皇权共分天下的意思。

现下,大家都知道柳晴岚温柔,但少有人会记起,昔时不过是临危受命的柳晴岚,如何扛着重压号令,又如何孤入无人境,纤手退人兵。

落得一身顽疾,面容俱毁,这才平息了混乱。

“阿寻,武林大会上,许是会发生些事,倒也不尽是难解决的,”闻人晏握起殷寻的手,认真道,“但你固然武功好,但这些时日总是明抢易挡,暗箭难防,所以我得仔细先跟你交个底,否则放心不下……”

殷寻:“武林大会上,均天盟中内鬼许是会起事?他们是否与作乱的旧部有关联?”

闻人晏闻言嗔道:“阿寻总该给我留个故弄玄虚的机会吧。”

“我可想在你面前显摆了。”

第62章 阿寻

然而真等殷寻合上嘴, 目光专注地看着他,想洗耳恭听等他显摆一番,闻人晏自己倒是支吾上了。

既想在心上人面前开屏,又被自己面对殷寻时的满腔羞怯意给占领了上风, 那些个胡说八道的本事全都被扔到了犄角旮旯, 甚至连带着原本要说的话都被搅得胡乱,一时间理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