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指着东边的藏书阁,说:“在小寻成为少庄主前,那书阁都险些被荒废了,是小寻将那些被虫咬坏的书卷给重新誊抄了遍,又领着那些个新入门的小孩们,告诉他们行剑从来不能一蹴而就,唯有扎根稳打才能与剑意相合。”
起初,殷寻教导人时,神情言辞太冷,还没少被埋怨过。
直到又有江湖侠客上门挑衅,他们见识到殷寻的剑法,他们便只剩下了心悦诚服。
“后来小寻与我说了他的事,说我于他有教养恩,不能瞒着我,若我觉得为难,要与他恩义两断,他亦无悔。”
说着,沈老先生一笑,半合上眼,面上一派怡然,对着闻人晏说:“这哪能呀,没了小寻我上哪找这么好的小徒弟,我曾经会想小寻或许能带饮雪剑庄重拾荣光,那以后我就想,拾个屁,就这破地方,不值得小寻费劲,还是他开心更重要……”
这些事,先前闻人晏已经殷寻说过了,他轻答:“我知先生不会阻挠。”
“那……是顾虑我家中?没事的,大伯管不着我,我爹……我娘还在劝,他人看着严肃,但其实面冷心软,最多也就是被骂上几句,罚上一罚,犟不过我的。”
这些天来,闻人晏暗自忙活的,都是在筹备与殷寻成亲一事。甚至又回了闻人府一趟,把事情挑拣着在他娘亲面前说了一通。
何清池本就是个软耳根子,听到闻人晏说殷寻受过许多苦,却出落得比他都还要好。想到先前在闻人府时,她也好奇去看了一眼晏儿在她耳边念了好些年的心上人,光是一眼,她就觉得喜欢,觉着日后他们相处起来定能和睦。
又心念着这孩子可怜,非常动容地把家里的事都给揽了下来,还不忘告诫闻人晏,要好生待人,莫要三心二意。
却听殷寻又答:“我自是相信阿晏能处理好家中事。”
“那是为何……”
闻人晏总觉得自己脑瓜子都变得不灵光了,根本无法思考,只能从万千麻绳般混搅在一起的思绪中抽出点挨边的。
难道阿寻……当真觉着与他在一块不舒服?觉着他们不够合拍?
可是昨日夜里,尤其是火毒草过后,闻人晏看得清楚,阿寻眼角染红,软舌稍展,分明也很动情的,甚至还会许他再重一些。
方才他们明明都还好好的,所以闻人晏才会觉着这事他胜券在握。
果然是阿寻想要始乱终弃了吗?
怎会如此!
殷寻见着闻人晏的脸色越发难看,殷寻开口道:“只是想起阿晏先前的话。”
“什么话?”闻人晏紧张地一皱眉。
殷寻垂眸心忖。
近些时日,他能见在闻人晏的搅动下,那些浊教余孽出现得愈发频繁,说不准哪一天,就会把早年的事给牵扯出来。
再加上,饮雪剑庄这样的世家,曾经能说得上事的父辈,像沈老先生这种已然退隐的,虽能博得一点外人的尊重,却也对庄内的事插不上手,可以说,这些年来,饮雪剑庄就是殷梦槐的一言堂。
他此番也已然公然违背了殷梦槐,闻人晏还为了他亲自上门,下了殷梦槐最为看重的脸面。
殷梦槐的夫人魏文君倒是个十分心善的人,总会替殷寻说好话,但凡是她开口劝说,总容易适得其反,她为了护下殷寻一命,而被殷梦槐重伤,这些年病着的时候,比清醒的时多,殷梦槐总觉得,这也是殷寻的错。
殷寻知道,这个少庄主当不长久,等他名义上的幼妹殷茵及笄,等殷梦槐没了掩人耳目的理由,他就该把少庄主的位置拱手让出了。甚至,可能会被直接赶出饮雪剑庄。
原本殷寻并不在乎这个。
他觉得行剑一事,只在他一人,他能将饮雪剑法练到极致,剑道在心中,不负先生教学,秉得自身清正怡然,其余的,对他而言,都是些虚名,都是些旁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没有必要去介怀,也不必去争抢。至于,旁人怎么看,就更是不重要。
但是他要为了闻人晏而在乎,愿意为了他们彼此而在乎,去博得一点好话。
殷寻记得,先前闻人晏闲来无事,把楼万河的那句话化用了过来,说:有人与我传言说,像什么少盟主和少庄主,这俩身份最是相配,就该绑死在一起,所以阿寻你跟我最是有缘了,天生该当知己。
他想,若是如此,与闻人晏门当户对的,最是相配的,不会是自己。
哪怕闻人晏不在乎,旁人或许也会觉得他与闻人晏并不相配,甚至会说,相配的另有他人。
明明这样的顾虑如此滑稽,但却难以忽视,难以咽下。
然后诸般纠结最后落回到了闻人晏的一句胡闹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