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这两批人逼迫着去接受,那些尘封已久的故人和往事,到头来又发现,开封以后的后果,就是他再也不能将那些放回去。
他如今已经不想再知道那些更深更确切的故事,他既然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就不会在意其他任何事物的真相和催动。
倘若他要是知晓今日,钟自照相约只是为了祭奠一事,他断然不会答应。
“下官知晓世子在想什么,”钟自照说:“但我们现如今的所作所为,不都是为了祭奠他么。”
这不一样。
沈宓可以蒙混在千万人里,做一个醉生梦死的参与者,却不能在此刻清醒地祭奠某个具体的人。
他知晓他与嘉辰按照事实来说是亲父子,旁人也都是这么认为的。
但对于他廿载的经历来说,嘉辰只不过是一个称号,父亲二字,也已经成了一种他再也不会体味到的痛。
他更想承认的事实是,他早没有了父亲。
而不是如今这般,要打着节日的名义,做这些虚头巴脑的缅怀。
“既然如此,又何必今日的多此一举呢?”沈宓笑不见底,冷冷地看他。
钟自照撇了撇嘴,“是下官逾矩了,”他看了一眼立在沈宓身侧的濂澈,意有所指说:“可能对于世子来说,孑然一身,无牵无挂,反而是至高无上的快活。”
沈宓站起身,“你知道就好。”
话落,遂往下山之路而去……
作者有话说:
闻濯:想老婆了,争取明天出来。
注:中元节俗称七月半,在七月十四五,也称鬼节,有祭祀、放灯等的习俗。
“€€€€其阴,虺虺其雷,寤言不寐,愿言则怀。”出自诗经《邶风€€终风》。
意思是:天色阴沉黯无光,雷声轰隆开始响。长夜醒着难入睡,但愿他在念着我。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出自贾岛《寻隐者不遇 》,上两句是“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都出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文中很多地方用了诗经,以及其他的诗句,是因为这些年难读的诗文,一直有在反复磋琢,所以出现频率很高。
第63章 何所似
晚间的护城河道繁华非常,今日乘着中元节,许多人都停下手中活事,与家人一同外出祭祖,放花灯和孔明灯。
漫长的街道,如同条条火龙一般,在远处的黑夜中划开裂缝,再灌入连串的灯花作鳞片,人声沸腾宛如火龙低吟。
连绵的湖岸挤满了人,各色的袍子交织在一处,纷纷垂首将手中莲状的花灯送入水中,末了再奋力推行一把,随即闭起眼睛许愿。
天桥上头也站满了人,拿了纸笔在写孔明灯上的祈愿,天上不一会儿就飘了好几盏,在漆黑的长幕里忽明忽灭地闪着火光。
沈宓自城门口便下了马车游逛,路过京中最热闹的富华街时,也忍不住驻足观赏。
街道上的行人几乎没有落单的,人人手中都拿着花灯,除了随处可见的孔明灯摊贩孤身一人,举目四望,唯有他一人两手空空,满袖凉风。
这样的盛大之景,独他一人无人相聚,也无人祭拜,繁华淹没了他的形单影只,却无限放大了他回顾半生的思量。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