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池鱼 池也池 2619 字 4个月前

沈宓看他这副€€瑟的样子就想杀杀他的锐气,随即抬起脚踹他膝盖,冷哼道:“附庸风雅。”

闻濯垂眸看着榻上躺的世间第一风雅,认可地点了点下巴,“你说的没错。”

沈宓瞧着他那快溢出蜜来的眼神,又想起方才在院子里那会儿,心下不由地生出羞臊,手指微屈了屈抓起一团被褥,扯开话题道:“你何时回去?”

闻濯忽而觉得他这第一风雅,也是个第一煞风景,“不是说不赶我?”

沈宓心虚了下,“随口一问。”

“我今日不想回。”闻濯说。

沈宓自然是由他去,反正朝政之事他如今也不大了解,总觉得这位殿下心里都有数,“随你。”

闻濯舔了舔嘴唇,得了令地翻身上榻,又意犹未尽道:“所以你能否,再疼疼我…”

话落,他便好折腰,尽“附庸风雅”€€€€

作者有话说:

注:户部之中,以尚书为首,侍郎其次,郎中再其次,侍郎和郎中各有左右两位。

官袍颜色和银鱼袋分品阶,五品之下着色青,五品之上着绯色官袍,佩戴银鱼袋,三品及以上着紫色官袍,佩戴金鱼袋等。

闻濯没有官袍限制,他是主角他爱穿什么穿什么,他喜欢红色就穿红!

后面基本感情线偏多,剧情照常走。

闻濯本质还是偏执的那种。

第37章 梁上燕

四月,闻钦改年号为贞景。

亦自贞景帝闻钦立后起,摄政王闻濯有意放手朝政,且向上提出欲在京畿另立王府之策,几乎摆足了拥立新帝的立场,以此丹心,杀减了朝中一大批站队于他“忠贞义士”的士气。

四月初,清明时节。

正赶上踏青扫墓之事,姚清渠以回家祭拜先祖为由,彻底离京远行。

临行前托在户部抽不开身回乡祭祖的姚如许,向闻钦递了辞折和身后的一系列交代。

辞折里慎重呈明了设立新任给事中一事,通篇冗长,闻钦一路阅读下来,就只记住了一个“钟自照”的人名。

四月中,姚相离职一事沸腾。

以顾枫眠为首的户部开始在朝中扭转风向,以“有马不识双鞍,忠臣不事二主”之辞表明衷心,并以后宫妃位空虚,有损社稷根本之由,将自己的女儿送入了宫中为妃。

一时之间,顾氏在朝中的地位如日中天。

同一时期,朝中半数心还在摄政王那里的朝臣,基本都选择作壁上观。

他们本想试探闻濯对于这此事的态度,结果一旬日过去了,人家压根儿没有把这争权夺势的后宫学问当回事,甚至都懒得搭理。

观望无果之后,众臣便纷纷效仿顾枫眠,摆明忠君事主的姿态,凡是府中有适宜婚嫁年龄姑娘养着的,能往宫里送就往宫里送。

有朝一日,“百家姓”后宫的难题,也成功落到了闻钦的头上。

他本无心应付这么多莺莺燕燕,但为首的几位大臣总以“社稷维安”为由,整日联合起来给他上奏折,教他为闻氏江山打算,非逼他承担起一个皇帝的重担。

拖着拽着,折磨数日,他终于明白为君之道的深意,也想明白当日,他阴阳怪气追问闻濯想不想称帝一事,闻濯给出的那个答案。

那时闻濯讽刺说:“真以为这位置是个香饽饽呐”,他当时昏聩无能,整日只知道寻欢作乐时,确实觉得是个香饽饽。

如今,他只觉得惶恐,只剩惶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