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土上撒一层草木灰还能防止土块结板,大蒜冒芽也轻松些。
一般村里人在门前屋后种点大蒜,方便随时摘来做菜。
大头的大蒜地一般都选得较远了点,毕竟丰收挖大蒜的时候又不重,种远点也没关系。
但苏凌家的地除了门口院子一块小地外,基本都是靠山较远的地方,种哪儿也没得挑。
苏凌一路背着半背篓大蒜,扛着锄头倒是走得气喘吁吁。
他本想撂挑子让苏刈背,但路上遇见大黑夫郎。
大肚子都背了一背篓猪草,他也没好意思放弃了。
等两人到山边地里的时候,山下梯田梗上已经很热闹了。
虽是非农忙时节,但村里人习惯了早起,此时也下地做工了。
这块地之前是荒地,还多亏史青云的福,现在两人不用开荒。
苏刈拿着锄头把地再松一遍,把地整细整平后,再一行行掏土沟,叫苏凌插大蒜头。
大蒜根系浅,土要整细才好扎根。土沟也不能掏深了,否则大蒜不好冒芽,等来年扯大蒜头的时候也不好**。
土沟也不能掏太浅,不然天气冷后容易冻坏。
不过浅了也没关系,到时候在铺上一层稻草保温。
苏刈按照三伯娘说的,耕深不能超过锄头,两行间距适当留宽点,这样阳光足长势好。
苏刈刨好土沟后,便把背篓里的蒜瓣用小竹篮装着,和苏凌一起往土沟里插蒜瓣。
一篮子杂乱无章的蒜瓣被整齐有序地一颗颗插在土沟里,一个个站得干脆利索像是嗷嗷待哺的芽崽,看着就很舒服。
尤其是插完一条土沟,苏刈重新起沟顺便把前面插好的土沟铺上细土。
一条复一条,没多久荒土上就起上了一条条整齐的垄。
苏凌看着很有成就感,已经想到大蒜丰收的时候了。
两人快要种完的时候,三伯娘找来了。
三伯娘家里花生晒干了,早上给苏凌家送去发现人没在家。
她朝山上一看发现两人身影,便猜到了可能是在种大蒜。
她看着大蒜地刨得垄沟分明,直夸苏刈能干,做什么都一学就会。
昨夜,儿子给她说苏刈不喜欢苏凌,她笑骂人家小两口你一个娃子看得懂什么。
现在亲自看看,两人种地插蒜,那跟村里新婚小夫妻走哪粘哪的新鲜劲儿没什么区别。
她看两人之间就差那么一步了,定是卡在哪里两人心里都有数。
按苏凌的性子,旁人劝说是没用的,苏刈是清醒的也不用旁人指点,可能就看苏凌的意思吧。
但是听她儿子说苏凌都收了苏刈的嗦丢石,也不像不考虑的样子。
不过小两口的事情外人是看不明白的。她看这两人也急不慌,日子也过得踏实,就差一个名份的事情了。
三伯娘只打量了下两人神情就专心插大蒜了。
入秋后看着农闲,但是只要找活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比如要开始收拾苞谷地,开春好方便清地挖土。
需要挖土种些能过冬的菜,还要趁天气好进山捡些干柴火过冬,还得烧些木炭换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