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见杜颜真欲言似笑非笑,周锐这才明白为何一整日不见莫远歌笑颜。他“啧”了声,道:“要管他安危,还得负责他情绪,比照顾孩子还难。梁掌门回来我得好好说道说道。”

杜颜真幸灾乐祸,坐下拿起筷子就吃:“周大哥你就是劳碌命,认了吧。”

周锐叹了口气,见莫远歌房门紧闭,实在担心他,伸手打开杜颜真夹向红烧肉的筷子,径直将一大碗肉端起往食盒里放:“别吃肉了,吃青菜去!”

“喂,你也太偏心了吧,我就只能吃青菜啊?”杜颜真眼睁睁见肉被端走,舔着筷子不满地道。

周锐又将一碗饭放进食盒,盖上盖子反唇相讥:“谁说的,那不是还有萝卜丝吗?你最近吃得太油腻,正好清清肠胃。”说完拎着食盒往莫远歌房间去。

抬手轻敲门扉,只听莫远歌低沉地道:“进来。”周锐开门,见莫远歌正在收拾包袱,连忙把食盒放在桌上,惊诧地道:“这么快就要离开了?”

“不。”莫远歌一样样翻捡着包袱中的物事,“我要进宫一趟,一些事想拜托周大哥。”

“你进宫做什么?”周锐见他神情严肃,紧盯着他的包袱:里面有几件换洗衣衫,几个药瓶,一包火曜石,还有一个拇指大的蜡丸。

莫远歌没回他,拿起那枚蜡丸皱眉思索片刻,猛然想起这是当初拜别紫阳真人时,他老人家所赐。

当时不便当着紫阳真人的面打开,想着下山后再开,没想到后面接连发生许多事,竟忘了此事。

莫远歌轻轻捏开蜡丸,里面是一卷纸。缓缓展开纸卷,白纸上写着几行字,卷着一张北梁宝钞。

周锐心生好奇,也凑过去,念道:“贤侄,人生苦痛千千万,囊中羞涩占一半。老道天命将至,此乃毕生积蓄,望能稍减你人世风霜。”

这老道士倒是个实在人。莫远歌打开那卷成一卷的北梁宝钞,陈旧的桑皮纸,原本鲜红的玺印有些褪色,印着“北梁官钱局,凭票取估平宝银五百两”。

“莫镖头,这?”周锐摸不着头脑。

这笔钱刚好解了莫远歌燃眉之急。他不做解释,径直把银票递给周锐:“温素秋临死前捅出星河的事,牵连到镖局和危柱山。趁圣上尚未下旨,我要进宫行补救之法。”

莫远歌的话如晴天霹雳,周锐脸色一白,慌张地道:“这……这该如何是好?这……可是谋逆大罪,弄不好就要满门抄斩。”

“莫急。”莫远歌把银票塞到他手里,眸光沉静,“我手头有筹码,皇上或许会买账。但事有万一,若我此举失败,鸿安镖局和危柱山几百条性命,不能坐以待毙。”

周锐脸色煞白,哆哆嗦嗦看着手中银票,很快也冷静下来,明白了莫远歌的意思:“你要他们逃命?”

“嗯。”莫远歌双手捏着周锐肩膀,“周大哥,此事还要拜托你。”

周锐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最后一点慌张:“你说。”

莫远歌转头将包袱中的火曜石,连带龙凤刀匣一并递给他:“鸿安镖局和危柱山多是半大孩子,一路逃亡需要银两。这些火曜石尽数变卖,加上方才的银票,约莫能撑到他们逃出北梁。”

“这……”周锐接过火曜石和刀匣,红了眼睛。

“龙凤双刀留给镖局赵满仓。”莫远歌道,“师徒一场,我却一招半式都没教他,此双刀便是为人师的一点歉意。”

灯火之下,莫远歌目光淡淡落于双刀之上。这双刀对他重愈性命,陪他风里来雨里去,蹚过江湖的腥风血雨。如今,终于到了分别之际。

“那你怎么办?”周锐担忧地望着他。

“向死而生是唯一的出路。”莫远歌冷静地道,“我已托人求见皇上,三个时辰为限,若我没有出来,你便启用京中联络网,务必把话传到镖局和危柱山。让他们片刻也不要耽搁,立即逃命。”

背着灯火,他的身影愈发高大沉稳,让人心安,却也心痛。

“好。”周锐有些哽咽,双眼闪着微光,伸手重重捏着莫远歌肩,“你放心,若你回不来,我就是拼死也将消息带出去。”

“嗯。”莫远歌微微一笑,也伸手捏着周锐的肩,“有劳。”

明知他此去凶多吉少,却只能眼睁睁看着他只身赴难。周锐眼睛酸涩,沉默不语,转身便走,多待一刻都心痛难当。

都安排好了,都有了交代,只剩心里最放不下的那人。莫远歌回到书案前坐下,就着昏暗的灯火,研墨、铺纸。

夜色凉如水,窗内灯火摇曳,窗外细雨横斜,雨水顺着屋檐滴滴答答溅于地面,像极了人在呜咽哭泣。

油灯下,莫远歌身影印在墙上,被拉得很长。他提笔写下“星河”两个字,手中竹毫似千钧重,左思右想,笔尖触及纸面,无论如何写不了下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