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如风:“侯爷放心,此事只是我私自想要询问,与乾门卫和朝廷无关,侯爷若信得过我,还请告知一二。”
戚逐:“你为何认为我会知道?”
“侯爷问出这话,便是的确知道了。”段如风冷静地与戚逐话语来回,“若不知道,直接否认便是了。”
戚逐笑了两声,不否认段如风的话,又问:“那段大人又为何想知道呢?”
段如风沉默许久,眸中似有几分隐隐的痛苦和憎恨划过,他最终还是开了口,心中挥散不去的忧思都化作了喉头的沙哑:“我在武林中的挚友,死于他手。”
-
-
-
霍乔结仇小天才(doge
作话写不下在文后说说,关于阳月真实的武力值,阳月在“榜上有名”的武林高手当中绝对是很强的,可以排上前三(当然会被前两个暴打)。但整个武林有很多出世的隐蔽高手,比如说前一卷提到的尤金鳞,本卷的公孙贺,还有阳月的师父,实际上都是“榜上无名”但武功高强的高手,算上这些人,那阳月确实就不算很强了。
但阳月称一句大内第一还是完全可以的,毕竟皇帝身边的高手就那么几个人,要是大内第一都称不上那是会被方无竹无情嘲笑的(方无竹并不敢而且阳月还在成长中!
目前武力值大概是这样:
第一档:霍乔?方无竹>阳月师父>3个阳月第二档:阳月≈公孙贺≈尤金鳞>耿冲道>>段如风≈其他末流高手>白钰公孙贺真的不菜,只是他上来就挑战了方无竹,路走窄了,显得他很菜doge
第66章
戚逐紧盯段如风,而后一字一句沉声道:“你的挚友死于他手?”
段如风:“是。”
段如风此话大大出乎戚逐的意料,他早早便进入乾门卫为朝廷当差,就是真有结交江湖友人恐怕也时间不长,怎会和霍乔有所交集?
段如风感受到戚逐眸光中暗含的冷淡和猜疑,知道自己必须把话对侯爷说清楚,此一行,他原本也抱有这个打算。
“七年前,乾门卫奉命调查东南王私自屯兵一事,我那时只是乾门卫一名千户,正巧在东南一带巡视征兵。”段如风缓缓道,“经乾门卫查证,东南王与武林势力有所勾结,意图举兵谋反。那时浮萍阁方才成立,在朝中影响远不如乾门卫,亲王谋逆事关重大,因此仍然由乾门卫负责。与东南王勾结的一伙武林势力在当地影响颇大,在剿灭该势力途中,乾门卫偶然得到了另一方名为万荆宗的武林中立势力的帮助。”
戚逐静静听着段如风的话,心中暗暗思索,七年之前浮萍阁的确还未成气候,东南王意图谋逆一事,那时身在武林的他也有所耳闻,只不过那些武林帮派在他看来实在是不足挂齿,因此也没有去过多在意。
段如风继续道:“万荆宗崇尚江湖仗义,不满东南王暴行已久,因此也出手对抗与东南王勾结的门派。在与奸佞门派的斡旋中,我险些丧命,万荆宗少宗主令北亭出手相救。东南王阴谋被挫败后,我与令少宗主志趣相投,逐渐成为挚友。此后的四年中,我每年都会抽出半月时间到东南与他相见。”
“段大人应该知道,朝廷命官私自与武林势力结交会有什么后果吧?”戚逐问,“即使如此,段大人还与他是挚友么?”
“在友人面前,我只是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并不是什么朝廷命官。”段如风静静回答,“他也不在意我的身份,传授了我许多武功招法,他过得很潇洒自由,有我所没有的。”
戚逐眸中浮现几分诧异之色,段如风的确对皇令十分忠诚,办事也刚正不阿,而却在这些地方,有几分江湖中人才有的气节。
“三年前,我再度到了东南,那时武林动荡,各路门派和高手争锋相对。”段如风道,“那日,我与他一同外出,突然遭遇不明门派袭击,我本以为是万荆宗的敌对门派埋伏报复,直到……直到我遇见那人。”
叙述过往时,段如风眸中含着深深的遗憾与痛楚,那段回忆在他心中扎根已久,每每忆起来,都会让他脊背泛凉。
“他武功强悍,恐怖如斯,我未能见到他真容,只是觉得,他几乎不像一个真正存在的人。”段如风道,“他杀了万荆宗许多人,带走了令少宗主。五日后,万荆宗余下众人与我在一处湖边寻到少宗主的尸身。”
他顿了顿,闭眸微微吐出一口气,沉声道:“他的尸身从大腿处被人齐根斩断,双腿不知所踪,且脸庞从左耳到下颌右侧也被人切下,只留下了半张脸。”
江湖之中,曾流传一种极其残忍阴毒的换骨接肉功法,一个残疾之人若想重塑骨骼,便必须寻到一名与他体内脉息回路极其相近之人,将此人的身体部位接于自己身上,达到筑碎骨融血肉的目的。
天舛纲事变中,戚逐断了霍乔双腿,毁了他半张脸。身体残缺会致使习武之人体内经脉不整,难以修炼需要极大内力的功法,霍乔必然在四处寻找经脉相近之人重塑骨骼和面相,而万荆宗的令北亭,想必正是与霍乔体内经脉相似之人。
只是没想到,令北亭竟是段如风多年的挚友,思及此,戚逐心中只觉喟叹悲凉,他当年结下的仇恨,到头来竟落在了别人头上。
“我寻了此人三年,一无所获,直到前天夜里在芥子岭,我才时隔三年再一次感受到一模一样的气息。”段如风沉静而笃定道,“我绝不会认错,他就是杀害北亭的真凶。”
他并未将戚逐对蛊毒知晓一事禀报皇上,便是想借此探听那人的消息,这是他的私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