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照破青山影 江道卿 1968 字 3个月前

时间是龙朔四年秋,当真可以称得上是“多事之秋”。当然了,以帝国之大,每年都会发生很多的事情,每年都可以成为多事之秋。比如说龙朔三年,卫衍秘以计间匈奴,使得务桓卒匈奴衰,也称得上是大事了。后来冯绍谗言,致使卫衍仍然留在幽州,也让凌辄不高兴了很长时间。

时间对于每个人的影响都是不一样的,同样的事情对于不同的人而言,效果当然也是不一样的,有些人对某一件事深恶痛绝,或者感同身受有如切肤,自然就有另外一些人觉得无关痛痒。这都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但是龙朔四年的秋天,由于那一场反叛,使得大半个帝国的人们都觉得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凉州,武威郡。

鲜卑的拓跋部终于不能再忍受凉州刺史陈宏烈的统治,奋起反抗。

当时的河西鲜卑部族生活在秦凉交界的地带,秦州刺史陈寒谷一入秦州,便将军营扩大到了麦田一带,侵占了鲜卑人生活的地方。三月的时候,陈寒谷与江风舟率领三千秦州军,杀羯族刘氏等三百余人。尽管不是鲜卑人,但是鲜卑人难免会从里面生出物伤其类的感慨。“同样是异族,同样是被那些汉人们天天提防着的存在,同样聚居在一起,同样受着秦州守军的欺压。如今羯族刘氏三百余人只有家主刘顾原一个人逃了出来,恐怕他们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啊!”这是鲜卑拓跋部的现任酋长拓跋匹孤对他们族中的元老级人物说的话。

巧舌如簧,三寸不烂,舌灿莲花……这些都是用来形容口才很好的人,虽然夸张了一点,但是放在拓跋匹孤的身上,他也大概是可以接得住的。

好的演讲总是可以煽动人心的,尤其是结合现状结合众多人的相同的感受来说的演讲。

于是不需要叫好,不需要鼓掌,不需要扯着嗓子瞎起哄,只需要跟着他一起,拿起手中的武器,锄头还是刀剑或者是弓弩菜刀都无所谓,只要跟随在酋长的身后,跟随在一族的热血的年轻人们的身后,去为了我们自己的利益而斗争!

为了生存,为了家园,为了子孙后代!

忍气吞声的前车之鉴我们都可以看见,甚至羯族的家主刘顾原就在我们的身边,那个孤零零的,浑身都充满着怨恨之气的人就站在你的面前!他就是你忍耐的结果!你还有什么好顾忌的呢?

最坏的结果就是你死了,但是,这样忍辱偷生你受得了吗!

整个家族就只有你一个人了,午夜梦回,你看见已经死去了的亲人们,你心里面难道不会觉得活着已经没有意思了吗?

用你剩下的全部的岁月去交换一个属于你们的自由的家园,去交换一个不被人欺压的余生。

除了那个被用作例子的刘顾原认为拓跋匹孤极其不厚道以外,所有的鲜卑人都已经激动了!为了自由而战,当年有过揭竿而起的先例,那时候连武器都没有,只能拿着锄头木杆来对付那些握着钩戟长铩的士兵们,如今的鲜卑人有着弓弩刀剑,比先辈们要有希望一万倍!

鲜卑的激动的人们拿着刀剑锄头,浩浩荡荡地冲向了凉州的治所武威郡姑臧县。

姑臧城,当年也曾经是丝绸之路上闻名遐迩的古城。七座城连接起来,建有二十二门,街衢相通,规模宏伟,气象万千;城内宫阁台榭,设计精巧,装饰华丽。然而这些都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如今的姑臧城,明月珠,金玉阶都已经不复存在。前朝的辉煌壮丽,到如今,都已经烟消云散,如今只有洛阳和长安,当得起“辉煌壮丽”一词,或许在前朝人看来,这两城要当得起那个词语,仍然是有些勉强的。

拓跋匹孤领着拓跋家族的人策马赶在前方,带着雷霆万钧的气势,城门近在眼前了。先锋队中有个人非常合时宜地大喊了一句:“冲啊——”

后面的人都沸腾了,一边跟着大吼着“冲——”一边快速地前进着,仿佛真的就是胜利在前方等待着。

然而等在前方的,是凉州大营里的守军。

刺史陈宏烈一听说鲜卑人要反了,立刻派人进了大营去调兵前来守城。

护城河的外沿,是军容肃整的凉州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