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底, 宋瑾在实验室做实验。
休息间突然传来一声惊呼,“我的天啊!怎么这么多?!”
“果然不是一般人,我怎么有种答辩的时候会被按在地上摩擦的不祥预感啊?”
“明年我答辩还是不要找庄教授了吧, 这也太可怕了。我的妈,以我的水平,我估计得立刻卷铺盖回去!”
“简直不是人啊!当他的学生既幸福又压力山大吧?”
“等等, 庄教授给我的电子版论文里的修改批注时间最晚有凌晨两点。为什么聪明的人还这么努力啊?活该别人28岁就是教授!”
“……”
休息室此起彼伏的声音。
宋瑾做完手上的实验,去休息室看了眼,“发生什么了?”
郑馨月走过来, 把手上的文件递过去,“宋老师, 你看看徐师兄收到的论文评审意见。这份是庄辰教授的, 这些是其他答辩委员给的。”
刚才他们让师兄把评审意见都打印出来了, 这样大家都可以好好学习一下。
宋瑾看了下,庄辰给的评审意见有满满五张a4纸, 密密麻麻的字,上百条评审意见。另外六个答辩委一般只有一张, 最多不到两张纸。
宋瑾大概扫了眼庄辰的评审意见,很震撼,就连论文里哪一页哪个图中的单位备注有问题都指出来了, 更不要提里面写的很多关于研究结果和方向上的一些讨论。
从单个错误,以及这个课题还可以继续改进的地方,事无巨细。
这必须是把论文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全部看完才能做到的。应该是除了写这份论文的人之外, 另外一个用心对待这份论文的人。
其实这份论文宋瑾看过,给出过修改意见,但是她看得比较粗略,从大方向上提了一些意见, 书写细节交给学生们自己检查。
就算如此,在庄辰眼里还是有一大堆问题。
这份评审意见看得人头皮发麻。
宋瑾经历过博士答辩,也看过以前实验室的师兄师姐们收到的答辩意见,但从没有这么多,也没有这么详细。
并且现在很多教授太忙,有时候有些毕业论文都是学生看了写的评审意见。
庄辰写下这份评审意见,背后花了多少精力,宋瑾不敢想象。
只觉得手中几张纸沉甸甸。
这个男人时常让她震惊。不管是生活中还是学术上,从没见过像他这样的人。
克制、严谨、认真、严肃且专业。
但是同时又是个非常温暖、温和、儒雅的人。
他把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气质结合的非常好。
宋瑾坐在实验室仔仔细细看了这份评审意见,有种自己连带着被教育了一番的感觉。
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功力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言辞锋利精准,切中要害。
写这份论文的博士生徐涛的年纪比庄辰的还大。
一般庄辰这个年纪差不多是博士刚毕业,但是他在克服了重度抑郁症之后还能在年纪轻轻的年纪做到这份上。
这得是非常自律、努力且天赋极高的人。
可是为什么这样的人,他的家人居然都不把他当家人?
宋瑾一时间百感交集,迷惑万分。
六月下旬,答辩这天,宋瑾一大早就到了会议室。两名答辩的学生穿着正装也早早到了,检查了一下需要准备的各种文件、答辩t等。
对于这样的场合,不管准备多久都会紧张,永远没有准备好的那一天。
两名学生坐在一边不由自主的抖腿,像是等待被“凌迟”那种感觉。
其中一个学生走到宋瑾旁边,小声问,“宋老师,今天庄辰教授不会拿我们开刀,让我们下不来台吧?”
庄辰是他们俩最害怕的答辩评委。
“你们做得很好,庄教授只会从学术角度给意见和你们探讨,不会存心为难的。” 这是宋瑾对庄辰的了解。他不会在学生身上找自信,刻意批判谁。
“哎,还是害怕。昨晚失眠了一晚,我都紧张到浑身发冷了。”硕士生于敏说。
“深呼吸,最后一次了,过了就好了。没事的。”宋瑾安慰。
八点四十,西装革履的庄辰走进来。
正在准备材料的宋瑾,扭过头看了眼,愣了下。这次他戴上了眼镜,是之前讲座上戴的那副金丝边眼镜。
只是这次有了不一样的味道,不仅仅是儒雅,更透露出一种斯文败类的气质。这种感觉是基于最近对他的新的认识。
宋瑾不着痕迹抹去脸上的表情,走上前,笑着说,“欢迎庄辰教授,谢谢来参加我们实验室的答辩。这边坐,有一些材料等会需要签字,我跟你说一下。哦,对了,你是想喝茶还是喝咖啡?”
答辩现场准备了一些茶水和点心水果,一方面是因为答辩时间比较长,另一方面是让气氛缓和一些。
“一杯咖啡,谢谢。
”庄辰回。
在现场帮忙的郑馨月赶忙泡了杯咖啡,递过去,“庄教授,您的咖啡。”
不管是哪个实验室,答辩都是头等重要的大事,全员都得上去帮忙。
“谢谢。”庄辰坐下后回,“之后想去学实验,可以跟着何飞、夏沁他们学习。他们现在的实验技术很熟练。欢迎你随时过去。”
郑馨月自从上次哭着从庄辰实验室出来后,就不敢再去学实验。现在听到庄辰这么说,很惊喜,“谢谢庄教授!我等会跟他们俩联系。之后我会好好学习。”
跟着学生学总比跟老师学压力小,也会比较自由、轻松
庄辰笑着点了点头。
宋瑾手上拿了几份材料走到庄辰身边,弯腰,翻着资料指着相关地方说,“庄教授,这几份文件在答辩后,需要签字,麻烦你到时候在这里写答辩意见和签字。”
“好。”庄辰手上握着一只钢笔,是之前宋瑾父亲送给他的,这是他第一次拿出来用。
其他答辩评委陆续进会议室,宋瑾上前接待。一共七名答辩委员,其中三名是外校的教授,两名是本校其他系的教授,两名是本系的老师,其中一个是庄辰。
她把答辩意见表分发给各位答辩委员,挨个叮嘱。
有些文件学校是发了通知必须要按照规定签字写意见,否则答辩可能被判无效。
另外答辩要跟学院报备答辩地点和时间,随时准备迎接学校学位委员会的突击检查。
这些事很琐碎,宋瑾这些天穿梭在各个办公室,仔细咨询了很多,确保没有遗漏的地方。
过了会,满头白发的许怀国院士进来,大家都自动起立打招呼。
许院士笑着挥手,示意大家坐下,“辛苦各位来参加我的学生的答辩。大家不用给我面子,做得不好的地方,尽管说。”
大家寒暄交谈了一会。
九点钟,答辩开始。宋瑾站起来,笑着说,“谢谢大家前来参加我们实验室的答辩,首先需要推选答辩主席。各位答辩评委,你们看谁愿意?”
一个评委说,“我今年就不参与竞选了,去年是我。大家轮流着体验一下。”
其他评委笑起来,“那要不庄辰教授来当主席?”
“我没意见,庄教授回国没多久,久仰大名。我正好认识交流一下,以后说不定可以合作。”另一个评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