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冲谢意比了两根手指头出来, “一个人两毛钱, 送到石山。”
石山那里是一个岔路口,往前直走就是谢家庄, 左右还各有一条路通向别的村子。
到石山后,距离回谢家庄的路也就只剩下两三里的路程了。
自从自由市场变成集市之后,每逢大集, 就有人驾着牛车过来做拉客的生意了。
两毛钱一个人,倒算不得多贵。只不过牛车上这会已经坐了两个人了,谢意瞅了瞅自己这一群人, 怕是坐不下去了。
许是看出来他的担忧, 老板开口了, “你放心,能做得下的。不过,你这几个孩子, 也得给一毛钱一个。”
等于说谢意这一群人要是坐车, 就得给老板一块一。
这价格倒是能接受。
两边一谈妥,老板就高兴的带着几个人过去。
他让谢意把四小只从箩筐里面抱了出来, 然后将空出来的箩筐先叠到装东西的那个下面,最后用麻绳搭到牛背上。
好吧,箩筐这样一放, 倒是一点也占牛车的位置了。
至于四小只,那就更好办了。
朱娇娥和谢意, 谢兰和谢菊,四个人怀里一人抱上一个, 让孩子坐他们身上,不就又省出来四个位置了么!
这样一弄,倒真坐得下来了。
牛车只拉到石山。
到那以后下了车,还是只能把四小只往箩筐里面放,让朱娇娥担回家。
到底是折腾了一上午,四小只抱下牛车的时候已经有点昏昏欲睡了。好不容易回到家,几个孩子已经在箩筐里面给睡着了。
谢意和朱娇娥将孩子从箩筐里面抱了出来,也没忍心再叫醒几个孩子了,干脆先把孩子抱回床上去,转头再来收拾买回来的东西。
箩筐和扁担是赵桂英指明要的,这个放一边,晚点等赵桂英他们过来吃午饭的时候,再拿过去就行了。
给三姐妹买的东西这会早被她们三人拿在手里了,都爱惜的很。
至于剩下的那堆东西,大部分都是吃的。谢意拿着往橱柜里面一搁,便去灶屋做饭去了。
谢兰见状,赶在朱娇娥前头飞快的来了句,“大哥,我过去帮你烧火吧!”说完,搬了条小板凳便跟在了谢意后头。
好吧,有谢兰帮忙,朱娇娥也难得去受那罪了。干脆舒舒服服的躺在堂屋的椅子上,好生休息了起来。
这大热的天,杵在灶火旁委实算不上一件多舒服的事。再配上谢兰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谢意还看不出来她是有话和自己说,就是瞎了。
谢兰一直紧紧的握着谢意今天在集市上给她买的钢笔,眼睛盯着灶里的火苗,思绪已经飘到别的地方去了。
也不知道是啥事,能让谢兰为难成这个样子。
只不过谢兰没开口,谢意也不好先问出来。
不过事情可以不问,但这火烧得太大了,导致饭有点糊味的事,这边切菜的谢意还是得出声提醒了,“兰子,火烧小一点。”
被谢意提醒过后回过神来的谢兰,赶紧把灶里一根烧得正旺的木材拔了出来,丢到一旁的空地上。
中午掌勺的是谢兰。
谢家三姐妹里面,做饭水平最好的也是她。
真要论起来,论做饭,谢家一家人里面也就赵桂英能比得上谢兰了。
因着今天是过节,所以中午的饭菜还是不错的。
这会锅里炒的是排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