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第三日,瑜姐儿又接了一单新娘服生意。
这次还是喜姐儿牵的线。
因为程大跟程二近年来表现优异,便有被皇帝升了一等侍卫。
一等侍卫可是正三品,算是很很不错的武职。
尤其在朝廷动荡的时候,侍卫们的地位都比较高,所以程大他们一任职,就有许多人来道贺巴结。
喜姐儿跟沅姐儿在应付这事上都已经熟练了,便也没怎么费力。
之前瑜姐儿那套中规中矩的新娘服在她们这些品阶中等的夫人圈里还是挺出名的。所以当下还是有些人来找喜姐儿要她们帮忙牵线让瑜姐儿给她们做一套新娘服出来的。
但瑜姐儿之前有交代过,她的新娘服价格高,而且只是帮忙做,并非专业,也不会一直接生意,所以那些妇人这才打消了念头。
但有些个别还是很中意瑜姐儿的手艺,便又过来求了求。
喜姐儿把这事过去跟瑜姐儿说了,问她接不接。
这次要做新娘服的那位,倒是个不大不小的官员家眷。
这户人家姓周,跟钱明同在翰林院,属正五品翰林学士。
只那位周学士常年患有头疼病,今年更甚,在翰林院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便上书要告老还乡,好回去养养这头疼的毛病。
皇帝点头同意了,说是这几天批准的折子就会下来。
那位周学士今年四十有五,家里有一儿一女,儿子前些年就娶了妻,女儿今年才要嫁人家。
他闺女要嫁的那户人家,姓吴。
跟周学士一样,那吴家的父辈也是翰林院的学士,两人算是同僚。
周姑娘要嫁的那新郎官正是吴家的嫡次子吴平阳。
两家本是指腹为婚,没想到周学士一退位,吴家那边却隐隐有些不愿意结这个亲的意思。
你问男方家为何突然要反悔?
只因前些日子那吴家次子吴平阳在一次上门做客的时候,就遇到了御史家的二姑娘。
两人水火相吸,一下子就互相喜欢上了。
那吴家次子对御史家的姑娘念念不忘,恨不得立马娶了她。
但他跟周学士家的小女儿却早早就定了亲,又如何能娶两个正妻,这才想要反悔周学士家的那个小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