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二郎经商多年,也不是傻的。
他直接将那本记录在册的账本翻开页子出来给众人看。
那账本上清清楚楚的记载了江氏偷拿银子的印章跟借条。
若是借条能做假,那她的红泥指印可就赖不掉了。
只要同一个手指再按一次红泥对比,那就是铁证了。
时下有一条律令,凡事监守自盗银两数目超过一百两的就要判刑的。
他们乡下人不懂这个,但余二郎小时候曾跟他爹学过一些,自然懂得。
江氏在账本上亲自画押的每一处都是具有律令效应的。若真告到衙门,江氏跟江家非但得不到便宜,还得把银子都吐出来,不然数目庞大的贪盗可是要坐牢子的。
余二郎之所以能拿到这些铁证。
是因为他时常要出远门去跑路子,所以他就请了个账房先生来帮忙看着铺子
和别的铺子一样,他的店铺也是立了规矩的。
但凡有人要用钱,或是给铺里购置货物的,都要签字画押。挪多少,还多少,都是有标记的。
等余二郎空闲时便会去对账,这样才不会出错。
江氏当年以夫人的名义借过钱,同样也要签字盖章。
她把余二郎的东西当成自己的,挪起银两来自然有恃无恐,并不觉得被发现了会有什么问题。
余二郎为这事也气过几回,好在她每次借的数目都不大,为了不伤夫妻情分,他也就悄悄私底下跟她说了。
他叫江氏别老去铺子里拿那些流水账。那是生意根本,不能乱挪用。
但江氏不听啊,硬是要去借,而且还越借越多。
后来掌柜也被她收买了,两人沆瀣一气,同流合污,一起在账面上作假。
导致某天铺子突然要进一批货物,却不出银两来给人家。
货都送到门口了,你说没钱?余二郎当时差点没气疯。好在后来他急忙回去找余老娘借了银两来应急,这才挽回了那一笔损失。
余二郎还记得当时他在账面上看到那些空空如也的流水账时,五雷轰顶也莫过于此了。
他当时气的发了好大一通脾气,还把那掌柜直接送官处理了。这些借条现在就是在官府那里也是有记录的,罪名是偷窃。
但老江氏可不管这些。
今儿不管是休妻,还是和离。他余二郎就得大出血来补偿他们江家才成。
“余二郎,我闺女嫁到你余家,给你老余家生孩子不说,还受苦受累的,你不能没有良心。”
余二郎听的都笑了。
他冷哼一声,“哦”一下,然后又神转折,“那不休了,就这样过吧。”
老江氏没想到他又突然不休了,肚子里那些话差点被没把她给堵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