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氏一听,接着试探的问道:“娘如此不喜欢四弟妹?”
俞氏更是不想提到老四媳妇,也决定以后不管去拜访谁家,都不会再带她去了的。
毛氏见状,便建议道:“娘,我倒有一个法子让四弟与四弟妹分开。”
俞氏一听,立即来劲,看向大儿媳妇。
毛氏接着说道:“娘,你还记得么,这一次去齐老夫人院里,他身边便带着一位未出阁的小姑子,年纪瞧着有十六七岁的样子,人也长得标致,娘觉得此女可配四弟?”
俞氏一听,立即回想起在知县府上看到的那位少女,长相虽没有老四媳妇狐媚,但是端庄大方,一看就是大家闺秀。
“那位跟齐老太太如此亲近,不知是什么身份?”
俞氏当时只是看了一眼,没有注意,倒不记得她的身份了。
毛氏便接了话,“娘,我听其中一位富绅夫人便提到了此女,正是知县大人的小表妹,庾县不少世家子弟上门提亲呢。”
“竟有这样的事,只是这位是知县大人的表妹,听说知县大人也是寒门出身,不知家世如何?”
毛氏一听,便说道:“娘,不管家世如何,就听外头传言,不仅齐老夫人极为喜爱,便是知县大人对这个表妹也是极好的。”
娶了知县大人的小表妹,也算是顺带巴接了知县大人。
俞氏果然被毛氏说动,于是说道:“这一次秋收后上香,到时去永安寺路远,恐怕都有男子前去,到时咱们便将老四叫去,咱们两好好计划一下。”
毛氏一听,立即应下。
这次庾县收成不好,不少百姓都跑去码头做苦力赚现钱,一时间码头上多出不少苦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