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江全可不是想着对方的牛车,更不是在乎人家开着杂货铺,而是在乎女儿的感受,只要女儿不愿意,他绝不会犹豫半分,如今女儿忽然想嫁人了,于江全有那么一刻发现女儿长大了,会自己抓主意了,心里有些失落的同时却也下定决心,等脚好了,就去一趟镇上,看看对方的人品怎么样。
于江全答应了女儿的请求,看着女儿出了门,却转头看到旁边的少年郎一脸怅然若失。
请了村里的大夫过来,上了草药,又交代了几句便走了,伤情不严重,但是一时半会还得将养。
吃晚饭的时候,于书燕不想看到秦楚,便说自己头痛,回西屋躲着不出来。
一顿饭吃得主客皆欢,许三娘厨艺不错,大儿子又打了酒回来,吃到天黑透了才作罢,没想少年郎却是醉倒了。
问过少年郎的住处,居然是挨近玉兰村不远的桃花村,是远近闻名的秦大善人的小儿子。
于江全听到秦大善人的名头,就知道此子不简单了,年仅十七岁,虽未考取秀才,却名声传遍庾县,连知县都亲自见过他,他不仅学识好,还被巴东郡大儒给看中选为弟子。
传闻真不真不知道,但是于江全看到此子后便不曾怀疑了,只是他没有想到读书郎也会打猎,居然箭术如此了得,不比他练了几十年的差。
这会儿少年郎醉了,这么送回秦家,反而不好解释,便打算将他留在家中住一晚,夜里就睡大儿子的屋里。
于英改扶着少年郎进了东屋的侧室,见他人事不省,便将他扶到床上。
半夜里,于书燕睡得正香,忽然觉得脸上一热,她下意识的伸手去拍,只听到啪的一声,她立即睁开朦胧的眼睛。
月光从窗户照射进来,习惯了屋中的黑暗,她四处寻了寻,根本没有人,那刚才那声音是怎么回事?她伸手看了看,手还有些痛,可是她的脸并不疼,刚才拍得有些响,而且空气中竟还有残留的酒香。
莫非秦楚半夜闯入?
想到这儿于书燕就睡不着了,整个人立即清醒过来,她连忙从床上坐起,朝门帘处看,门帘在动,可是窗户里刮进来的夜风也有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