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哟,她还能干动吗?”
秋菊捂着嘴笑:“干啥啊,就是能干大福也不会让她干,老太太闲不住,与其在家胡思乱想,还不如带着去地里活动活动身子骨。”
刘翠花连连点头:“你说的在理。”知道大嫂身体没事她就放心了。
“对了,再跟你打听个人,徐才这阵子干啥呢?”
“徐才?你说的是村东头那个徐才?”
“可不是,咱们村还有哪个叫徐才的?”
秋菊神神秘秘的说:“他死啦!”
“啊?”刘翠花吓了一跳,“死了?!啥时候的死的?”
“就前两天,听说是一家子吃了河豚,儿子也毒死了一个,另一个毒的不轻差点也没了,啧啧啧,真是惨呢。”
春天河水开化,养了一冬天的鱼又肥又大,村子里的人闲暇的时候都喜欢逮条鱼解解馋。
谁成想这徐才逮了带毒的河豚,一家几口人差点没灭了门。
刘翠花拎着山菜回车上时,刘老汉已经等着急了。
“怎么买了这么长时间。”
“在集上碰见个熟人,多说了两句。”
刘老汉赶着车边走边问:“碰上谁了?”
“刘田海家的媳妇秋菊。”
“不认识。”刘老汉以前在村子里就不好交际,平日里除了干活几乎很少出去凑热闹。
“刘老冒的大闺女。”
“哦哦,我想起来了,你俩说啥了?”
刘翠花面色怪异的说:“我跟她打听了一下徐才,你猜怎么着?”
“不知道。”
“她说徐才死了,前几天吃河豚毒死了……”
刘老汉惊讶的回过头,老两口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不敢置信。
春天的河豚产籽毒性最烈,这是村子里人都知道的事,徐才也不是四六不懂的,怎么可能逮那鱼吃?
第39章
冀州这边安顿好后,徐渊和刘灵芝又开始了往常那般的生活。
每日徐渊早起读书,刘灵芝早起练武。院子住的人太多怕引起别人的注意,刘灵芝便悄悄出门,跑到几里外的一处没人的树林中打拳。
不练不行,实在是他最近火力越来越旺,总觉得身体里躁动不安,憋着一股劲似的,非得把自己累的浑身是汗才能平静下来。
刘灵芝十八岁了,正是大小伙子对着树都能来一发的年纪,他又未通人事,对那方面一知半解的,总觉得自己好像是病了。
徐渊就没这些烦恼,每日跟张进元和彭云安一起讨论文章受益匪浅。
彭云安和张进元两人都是在私塾念的书,先不论私塾里教书的先生水平如何,单单从他们身上,徐渊都学到了不少东西。
这七个童生里彭云安念书的时间最久,读过的书也最多,他擅长文章和经义,每篇文章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跟他交流过后,徐渊感觉自己的理解都丰富了许多。
张进元的诗词很有灵气,就是有时候易偏题,发挥不太稳定。徐渊跟着二人一起读书,取长补短,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几日受益匪浅!
怪不得在家的时候,三爷爷常念叨,徐渊跟着自己学习未必是件好事,因为没有同窗做对比,所以根本就没办法看出自己的水平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