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与梅同疏 俞洛阳 5042 字 3个月前

杨晔先去荆侍郎府邸中扯了荆怀玉出来,然后一路走一路张贴告示,百姓不许出门,封门闭户在家乖乖呆着。所有的在京官员速到平日里上朝的万象殿中去,去得晚了一概抄斩满门。他动作迅速行为恶劣,顾不得自己身上还有伤,如风卷残云般杀到皇宫附近,将皇宫包围了,喝令道:“让杨焘出来投降!”

大衍皇朝的皇宫名曰紫薇宫,占地广阔,有殿宇楼阁三十五座,正中央一座宝塔共十三层,十几丈高,称为紫光塔,端的是雄伟华贵。宫中有常驻的翼轸卫和衡庐营,身手诡异,人数众多,杨晔也不得不小心着些。但这次在外面等了半晌,也不见里面有任何反应。

杨晔等了一会儿,见依旧没有动静,恰此时袁藕明赶了过来,杨晔道:“袁将军,你指挥你的兵马将皇宫包围了,我带人进去搜查。若有变故,我放黑管告知你。”

袁藕明答应住,杨晔把魏临仙召过来,道:“老魏啊,你家侯爷我想要什么,你心里最清楚。那杨焘说他死了,这话我是不信的。我打听过了,他不在大理寺,那就定是在这皇宫中。趁着我哥他们没进来,我得先把他找出来。这事儿就交给你了,若是伤及他一分半点,我可饶不了你!”

魏临仙忙答应住,杨晔便接着吩咐手下人马跟着魏临仙进入皇宫,只准搜寻杨焘的踪迹,却不得乱杀无辜,若有伤及人命,按军法处置。杨熙的军法一向很言明,当然淮南侯除外。

他吩咐完毕,众将士轰然答应,而后便有魏临仙打头,杨晔押尾,带着破洛军和一部分北辰擎属下的人马,闯进了皇宫中。

宫中聚集了不少的侍卫,此时见到叛军大队人马气势汹汹地杀进来,哪里抵挡得住,纷纷退却。

杨晔站在万象殿前,一身是血,杀气凛凛,身边荆怀玉战战兢兢陪着。这里有一大块空地,聚集了不少被兵士们驱赶过来或是主动前来的大臣。他不看那些大臣们,那些大臣挤在一起,也不敢多看他。待见他微垂着眼,听手下侍卫依次过来禀报搜查结果:“侯爷,如今已经搜到内苑,还是没有见到皇帝陛下的踪影。”

“侯爷,内苑御花园都搜遍了,唯有后宫嫔妃在,皇帝不知道躲在哪里,几个皇子也不见踪影。”

杨晔一怔,抬头看着那个侍卫,正想开口询问,却突然听到一个侍卫嚷道:“侯爷,你看那是什么?”

杨晔随着他手势回头望去,却见皇宫中央高高的紫光塔上,在第七层的位置有一抹明黄色的人影靠在窗边,瞧那架势,似乎打算跳塔自尽一般。他一惊,忙喝道:“快些去紫光塔,拦住他!”一边回头吩咐荆怀玉:“你安抚一下这些大臣,我过去看看!”

若是杨焘跳塔摔死了,对杨熙来说那是天大的喜讯,省得落下逼宫弑兄的恶名,但如今杨晔却不能让他死。所以他急慌慌地赶了过去,展开轻功上了紫光塔。他手下的侍卫们个个机灵通透,魏临仙等已经抢在他前面上去了,想来杨焘还在犹豫着究竟跳是不跳,却不料到这群侍卫来得如此之快,瞬间便被他们从窗边拖离,扯将过来。

魏临仙对这位落魄皇帝也不敢失了恭敬,忍着他的拳打脚踢挣扎怒喝,小心翼翼地把他带到杨晔面前。杨晔斜眼看着,忽然哼笑一声,道:“魏临仙,你从前见过皇帝没有?”

魏临仙郑重地道:“属下跟着赵王殿下,曾陪皇上狩猎,远远看过两眼。这人,有点像。”

第79章

那人龙袍金冠,白净面皮,颌下无须,身量相貌和杨焘颇有几分相似之处。他本在谴责怒骂魏临仙,此时看到杀气腾腾的杨晔,忽然就噤了声。杨晔先问魏临仙:“我让你找的人呢?”

魏临仙道:“禀侯爷,属下无能,前前后后都搜遍了,也没有找出来。”

杨晔横他一眼,回身一把揪住那人胸前衣服的提了起来:“杨焘哪里去了?说!”

那人一个寒战,待看到杨晔凶神恶煞的模样,只得老老实实的道:“陛下七天前就带着皇后皇子们离开了洛阳,出城走了。”

他的声音鼻音甚重,听起来果然有些像伤风的样子。杨晔阴森森地笑了:“七天前?昨天早上皇帝不是还召见臣子的么?是你在冒充的吧。连皇帝你都敢冒充,你的胆子不小啊!”

那人本是宫中的一个阉人,一直跟着何庆春伺候在杨焘身边,也算见过几分世面的,见事已自此,自己落到这厮手中,最后难逃一死,如此一想反倒豁出去了,鼓足了勇气叫道:“为了陛下能平安离开这里,奴才冒充一下又如何?”

杨晔闻言反手就是一个耳光,出手很重,打得他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哎哟哎哟痛呼起来。尔后淮南侯犹不解气,抢过一个使鞭侍卫手中的鞭子,噼里啪啦便是一顿好打。那阉人细皮白肉的,哪里吃过这苦头,先是在地下打滚嚎哭,渐渐地哭不出来了,只是微声呻吟不止。

魏临仙在一边看着,生怕他一不小心把这人打死了,好多事便没了着落,忙连声劝阻:“侯爷息怒,息怒,当心打死了。”

杨晔冷声道:“我悠着呢,不用你提醒。”待见那人奄奄一息,便随手扔了鞭子,重新将那人提了起来,逼问道:“我听得人说,你家皇帝不是打算死守洛阳的么?为什么出尔反尔的,这又逃走了?”

那人哼哼唧唧答不出话,杨晔便命拿来一盆冷水,将他泼得清醒了些,又逼问一次,那人才勉强道:“奴才虽然伺候皇上,但好多朝堂上的大事儿也不曾听得。但是京城这一阵子招了邪气,流传些乱七八糟的歌谣,宫中的奴才私下传来传去,说什么一龙……一龙……”

杨晔接口道:“一龙逐水东流去,他不是不怕么?不是不信么?还是给吓跑了?哈哈哈,杨焘啊,你枉为真龙天子,我还以为你胆子忽然变大了,结果骨子里还是这般胆小如鼠!”

他微一沉吟,接着问道:“再问你一件事,据说大理寺凌疏凌少卿前一段时间入了宫,后来去哪里了?是跟着杨焘走了,还是藏在宫中的什么地方?”

那人呻吟不止,却说不出话来,等他逼问了半天,方低声道:“凌少卿?凌少卿进宫的时候就受了伤,他是陛下的宠臣,奴才们是没有资格靠边的,后来……只是听说他第二天就伤重不治,没有救过来,陛下便让何总管送他走了。而后过得好几天,陛下才出京……哎哟……”

他再一次大声呻吟,原来杨晔手上用力,捏得他重了些,一边怒喝道:“你胡说!”顺手把他又掼翻在地,绕着他转几圈,如困兽般焦躁无比。但见这人半死不活的模样,便是再问,想来也问不出什么。他正满心烦恼,不知道如何是好,白庭壁慌慌张张地从外面跑进来,百忙中不忘翘起了兰花指:“侯爷侯爷,前面荆侍郎劝大臣们归顺赵王殿下,结果大臣们闹起来了,弹压不住,还得您拿主意!您看怎么办好?”

杨晔一腔怨气正无处发泄,瞧着他妖妖妖娆的模样,冷笑道:“弹压不住?你跟那荆侍郎,两个娘们儿凑在一起,哼哼,拿什么去弹压!这还真有不怕死的人?我倒要去看看!”

大衍王朝的臣子们有些趁乱溜出城了,有些被砍杀在乱军中,余下大半的臣子,特别是文臣却被一干兵士半胁迫地拉到了这万象殿前。见一干杨晔手下的兵士如狼似虎地在皇宫中扫荡来去,正惶惶然不知如何是好,恰荆怀玉奉了杨晔的命令过来劝降,才劝得几句话,便惹得众臣子怒了,首先出言谴责的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王老丞相:“荆怀玉,你这两面三刀的奸佞贼子!陛下平日里是如何相待你的?何时你偷偷摸摸归顺了那一干反贼?如今还有脸来劝说我们?”

荆怀玉道:“老丞相,识时务者为俊杰,陛下和赵王殿下俱都为天家儿孙,便是跟着赵王殿下,这大衍的江山还是姓杨,也没有改了姓,又有什么好介怀的?各位不妨多替自己儿孙后代想想……”

他话犹未落,王丞相带着一干性急的臣子便扑了过来,恰似要将他生吞活剥了一般,“奸佞臣子”“无耻小人”的斥骂犹如落雨般纷纷砸在荆侍郎身上。荆侍郎不怕挨骂,但是怕死,见众人气势汹汹恨不得生啖其肉,吓得几乎要抱头鼠窜。幸而随在他身边的白庭璧及年未等几个侍卫反应快,慌忙扯着他后退躲开,一边让侍卫将大臣们拦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