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琛把响缸倒过来,指着底部说道:“而您这只响缸呢,从胎质来看上去,像是康熙民窑中期的产品,但却根本就没有‘糯米粉’这种现象,而且你这只响缸太重,这根本就是现代用炼泥机炼制的胎土,用这样的胎土制作出来的胎密度过大,所以才有沉重的感觉。”
“另外,既然是康熙中期的民窑瓷器,那么在高倍放大镜的观察下,就有两个特点,一是釉下气泡大都非常细小而密集,釉质有乳浊感似掺水的牛奶。二是青花质感深沉厚重如云雾状、无颗粒现象。这两点,您亲自看看就知道了。”
说着,他从口袋里拿出一枚放大镜,放到了元弘建的手中。
元弘建用放大镜仔细一看,发现确实没有楚琛说的两种现象,这不禁让他有些泄气,不过他还是不死心的问道:“楚老板,那万一我这只响缸是中期或者晚期烧制的呢?”
楚琛笑道:“首先我刚才说了,以这只响缸表现出来的特征,就是康熙中期民窑烧制的产品,不过就算不是中期的,在放大镜的观察下,其特征和这只响缸还是不同的。”
“首先,气泡相对大而密集,釉质视感较为清澈,乳浊感较不强烈,似水中明显少掺了牛奶。其次,青花料色泽较蓝,灰感相对不明显,色深处常见黑褐或黄褐色斑纹,少见青料颗粒现象。还有,镜下看青料时有明显被釉料遮挡感……”
接下来,楚琛把康熙民窑的工艺特点。青花发色和釉料方面的特征,又解释了一番。最后说道:
“所以说,您这只响缸并不是康熙时代的产物。而且,从青花发色料层很薄,料不深入胎,也没有矿物结晶状态,同一件器物青色变化小等特征来看,您这只响缸根本就是用的化学料,再加上窑火都没退,我可以肯定它是最近几年的产品。”
听了楚琛有理有据的解释,元弘建就算再怎么不信。也知道这次是上了当了,他忿忿的说道:“不行,我得找那家伙退货去!”
说完,他就把响缸放到盒子里,准备去找那位摊主算帐。
“等等!您就算去也解决不了问题的!”楚琛和吴叔连忙把元私建拦了下来。
“怎么,我难道还不能找他算帐啊!”元弘建气呼呼的说道。
“元老,您准备怎么找那人算帐,他都说过是一眼货了。”吴叔摇了摇头。
“什么意思?”元弘建对此有些疑惑。
吴叔解释道:“一眼货,就是一眼就能看出来是怎么回事。”
“他怎么没告诉我!”
楚琛说道:“如果你去找他。他肯定会说,都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东西了,他还需要告诉你吗?”
“这……这……我可不管,反正他卖假货骗人就是不行!”说完。元弘建又准备去找那人算帐。
“先不说您找不找得到那个小贩,我先问您,您买的是什么东西?”吴叔问道。
“响缸啊!”
“那它会不会响?”
“当然会响了。不响我买它干什么?”
“就是啊,既然它会响。那可以说它是假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