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韵跟顾铮两人到省城已经半夜, 在火车站附近的旅社住了下来。第二天上午, 找了家照相馆冲印底片,加了钱师傅说下午稍晚点可以来取。
省城无论是原主还是她本人都不陌生, 原主在这出生长大, 谢韵家后世在这个城市有最早开业的一批门店,营业额很可观, 经常会跟着父亲来这个城市考察。
现在城市的面貌当然跟后世有显著的差别, 但路网基本没大变化,不像滨市路都是弯的,这里的马路又宽又直,现在大部分偏远地区还没通电, 省城的主要马路已经架了路灯。谢韵做零售需要了解居民收入, 翻过很多年鉴, 她记得从建国后本省在经济总量上一直多年居于前列,有一半时间都是占据榜首的位置, 这得益于建国以后大力发展的工业,有好多巨型工厂, 职工数上万,产量高火车都直接开进厂拉货。经济好,城市很兴旺,在安市很是珍贵的自行车,在省城的大街上不算稀罕, 骑自行车的感觉比走路的都多。
要了解革委会的情况,两人作为外地人没什么好办法, 顾铮昨晚在火车上跟谢韵说过,他在省城的公安系统有个关系很铁的战友,可以找他帮忙。
直接去了顾铮战友的单位,跟门卫说找齐明,等了一会,从里面出来个身材中等的年轻人,谢韵觉得这个人特别适合搞刑侦,盯个稍什么的很有隐蔽性,因为他长得太没特点了,不是说长得不好,就是缺乏辨识度,混在人堆里认不出来那种。
那人上前亲热地捶了顾铮一下:“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也不提前跟哥们打声招呼。听说你前两年倒霉,大家伙哪都找不到人急得什么似的,我就说你命硬,肯定死不了……”话没说完看到谢韵,“哎,哪来的漂亮小妹子,你亲妹啊?长得不像。有对象没?哥给你介绍,我们刑侦大队别的不多,帅小伙……”
顾铮见他要把话题扯十万八千里了,赶紧打断:“闭嘴,这是我对象,别妄想了。”
谢韵感觉跟顾铮走得近的都是话痨,两人还没开口他就自顾自的说了半天,还要给自己介绍对象,比周建勋还三八。
“找你有事,快中午了,赶紧找个地请我们吃饭。”顾铮跟他不见外。
“你这小子一来就没好事,不光出力,还得破财。”嘴上这么说,问谢韵想吃什么,他刚发了工资,还没来得急霍霍光,直说他们真会挑时候。
附近有家著名的国营老菜馆,价格贵上门的食客不多,就决定去那,让谢韵点菜,谢韵看了菜单,点了溜丸子,溜四样,干烧大王鱼,大拉皮,主食要了韭菜盒子。
看小姑娘点起菜头头是道,一点也不生疏,一看就是见过世面不差钱的,齐明疑惑:“小嫂子对这的拿手菜挺熟啊,看来没少吃。”
“她姓谢。”顾铮言简意赅。
“谢?原来如此,那就不奇怪了。”齐明反应很快,省城待了几年,虽然谢家早就淡出视线,但了解那段历史的人怎么能不记得,没想到顾铮找了个这么个身份特殊的小对象,听说家里就剩她一个了。
上菜很快,谢韵咬了口丸子,外皮焦脆,勾芡恰到好处,肯定是多年的老师傅的手艺,尝了这一样,其他的不用尝肯定都差不了。
齐明上班不喝酒,很快谈到正事,顾铮不跟他绕圈子:“想让你帮忙查个人,省市各级革委会里有没有姓纪的,老家是滨市,四十岁出头。”
齐明收起嬉皮笑脸:“查个人不难,给我点时间,咱们都不是外人,我们最近在查一桩文物走私案,怀疑有他们内部的人涉案,所以最近这块信息汇总也快,你明天晚上下班时来找我,估计就有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