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女仵作 请君莫笑 3051 字 4个月前

听完仁心堂掌柜的供词,东方瑞和吴蔚对视一眼,双双将目光投向了场中最后那位掌柜,一直垂着头,一言不发的荣参堂掌柜。

东方瑞的声音依旧平静,不过却是多问了荣参堂掌柜一个问题:“适才,曲医馆的掌柜说,他们铺子里的批霜是从荣参堂买去的,是不是?”

荣参堂的掌柜点了点头,答道:“是。”

“那你说说,为何你店铺内现存的批霜,比账目上记录的少了一钱?”

“回大人,是前段日子伙计手抖,不小心洒出去了一些。”

“吴知县曾问过全城的药铺,医馆,询问三个月内是否有批霜卖出,你是如何回答的?”

“不曾卖出,批霜这种大毒之物,几年也卖不出去也是常事。”

“既然是无人问津的大毒之物,为何会有学徒的伙计去碰呢?”

那人沉默了须臾,依旧是冷静应答道:“回大人,我们荣参堂是百年老号,之所以能流传百年,还能让清庐县的百姓认准荣参堂的招牌,是因为我们对药材的药效十分看重,每年都有一到两次,专门选出几日来,盘查店里所有的药材,检查药效,药性,如批霜这种用油纸包着的药粉,若是油纸破了,旧了,会立刻换新的。”

第350章 神机之辨

顿了顿, 那人继续说道:“大人有所不知,这一钱的药粉,也就那么一小撮, 摊开了指甲盖大小, 手一抖撒出去一些,都不止这些了。”

东方瑞点了点头, 从签壶里抽出一支令牌, 丢到地上,说道:“将堂下五人全部压到大牢,严加看管, 若是再出差错, 两班牢役全体获罪!”

“是!”

听到东方瑞的命令, 五名掌柜的表现各异,有喊冤的, 有不解的,也有依旧保持沉默的。

吴蔚的心中已有了一个方向,但还需要一定的线索来证实自己的猜测。

反观东方瑞, 倒是并不打算继续在这几名药铺掌柜的身上深究了,只见她翻动手中的卷宗, 看了几页,抬头说道:“传曹吴氏。”

曹吴氏,就是牢头曹俞的妻子, 母家姓曹。

曹家离衙门不算远,再加上东方瑞事先准备好了马车, 不过一炷香的功夫, 曹吴氏便到了。

“民女吴氏,参见二位大人。”

吴氏来到堂下, 款款行了一礼,从吴氏进入衙门之后,吴蔚的目光便一直停留在她的身上。曹俞身死那日匆匆一见,吴蔚还不曾仔细打量过此人,今日再见这吴氏也算是落落大方,举止有礼了。

身着一袭素缟,鬓间簪了一朵白花,显出几分丽质来。

吴蔚不是没有怀疑过吴氏杀害曹俞的可能性,但事后经过吴蔚的调查得知:吴氏与曹俞有儿有女,且曹俞因为并非家中长子,其父母在清河县内一村中,由曹俞的兄长照料,并不与曹俞夫妇生活在一起。吴氏上无婆媳矛盾,又育有子女,再加上曹俞明显是连环杀人案中的一环,被绣娘阁一案所牵连,这才没有再对吴氏做更进一步的调查。

但以吴蔚对东方瑞的了解,她绝对不会无缘无故地叫一个人过来,带着这份心思,吴蔚也重新审视起了吴氏。

东方瑞摆了摆手,说道:“堂上男子,暂且回避。”

“是!”

堂上很快只剩下东方瑞,吴蔚,梅兰菊,和吴氏这几名女子了。

东方瑞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听到东方瑞的问题,吴蔚的眼中划过一丝惊愕,在梁朝女子有姓无名是常态,有名有姓者反而是少数,即便有名字,那也是不能与外人道的。

一般来说,大户人家会再给女儿起一个小名,平日里父母和亲密长辈都称小名,以免不小心漏了名字给外人听去,有损女儿家的清誉。

正因为如此,“问名”才是成婚六礼中的第二礼,排在采纳礼之后,指的是:询问女子的姓名和生辰八字等等,女子名讳之秘,可见一斑。

像:东方瑞,高宁雪,这种能把自己的名字大大方方告诉外人的,本身就是一份气度和勇敢!

一份拒绝“羞耻”抵抗“物化”的气度,和不顾世人非议的勇敢!

这也是吴蔚在梁朝生活了多年之后,才明白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