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水生也明白这个道理,自是几次推脱,坚决不肯。
吴蔚不得不多费了些功夫,细细把自己的难处和用意给张水生讲明白了,当然省略了不能说的部分,加之柳翠微在一旁恳劝,张水生这才答应帮忙照看铺子一段日子,但铺子的利润,他却坚决不肯收。
吴蔚也没强求,反正等到自己和柳翠微离开了梁朝,张水生不收也不行。
……
日子一天天过去,外面的积雪渐渐融化,春意重归大地。
吴蔚的身体总算是恢复了大半,虽然尚未恢复至最好状态,但已经与常人无异。
近来,吴蔚看着渐显的春意,难免牵挂起东方瑞来。
吴蔚知道:以东方瑞的性子,她一定会如约赴死,眼看着约定的日子越来越近,她们却再也没有收到东方瑞和高宁雪的消息,吴蔚有些着急。
转眼到了弘宣四年,四月二十五。
吴蔚和柳翠微没有等来东方瑞的消息,另一个足以震动梁朝的消息,传到了泰州。
太后,薨逝。
第292章 我已远嫁
立在泰州府城墙上的那尊铜钟被敲响了, 突如其来的钟声,仿佛给整个泰州按下了暂停键一般,城中百姓纷纷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路两旁店铺内的掌柜和伙计们, 也都纷纷出了店铺,看着城墙的方向。
一声声悠长, 肃穆的钟声传来, 足足响了二十七下才停。
丧钟二十七响,此乃国殇。
当今梁朝,仅有二人才能享受此等哀荣, 一位是当今的皇帝, 另外一位则是皇太后。
皇帝刚才登基不久, 正值春秋鼎盛,这丧钟为谁而响, 泰州的百姓们心中也都有数了。
皇宫里的事情,对于百姓而言实在是太过遥远,更何况是后宫之事?
先帝仁宗在位时, 推行仁政,施政于民, 加之在位的时间又长,梁朝的百姓们对这位仁宗还是很有感情的,自然对于仁宗的皇后也多了几分爱戴。
越来越多的人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纷纷走到街上,朝着城门的方向看去。
待二十七响钟声过去, 泰州城也随着解除了静止, 当场就有些掌柜吩咐伙计们去扯些白布回来。
百姓也纷纷行动起来,要么归家去找白布, 或者干脆直奔布庄,第一时间为这位皇太后守丧。
吴蔚立于吴宅的后院听完了钟声,小梅便快步跑到了院里,将两根三指宽的白布条塞到了吴蔚的手里。
“钟鸣二十七响,这是……?”
“小姐,太后薨逝,举国守孝。”
“我知道了,你去协助管家,准备一些白布发下去,别出什么岔子。”
“是。”小梅领了吴蔚的命令匆匆去了。
如今的吴宅,虽然管家还是宜王府派来的那位,但这宅子里住的都是些女眷,许多事情都是小梅在张罗着,剩下的三花从旁协助。
待小梅走远,柳翠微来到吴蔚身旁,接过一条白布,环顾四周后,压低了声音问道:“太后薨逝,东方大人和太后之间的约定还作数吗?”
柳翠微的疑惑和庆幸,何尝不是吴蔚心中所想?
吴蔚沉默良久,低声回道:“难讲,要是换成旁人,或许就……哎,东方瑞的性子你也不是不知道,看着通透,骨子里却非常刻板,谁知道她会不会做出什么惊人之举来。”
听到吴蔚这么说,柳翠微也跟着发愁,叹道:“事情都过去了这么久了,东方大人怎么就放不下呢?那件事儿又不是她一个人的错,我倒是觉得这是老天爷给她的一个机会,真希望她能回心转意。”
吴蔚撇了撇嘴,虽然很认同柳翠微的说法,却并不认为东方瑞也会如她们这般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