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蔚却浑然不觉,继续说道:“我在来县衙的路上,看到许多百姓的怀中捧着盛粥的容器都脏兮兮的……你看看你能不能在路上摆放一些大锅,准备些清水烧开,将百姓手中的餐具都煮一煮?衣服最好也都煮一煮?”
张成苦笑一声,说道:“你让我做的这些,我好像也只能做到这最后一条了,旁的……我也无能为力,朝廷就调拨来五万石粮食,要给所有的受灾百姓分,清河县分到的本就不多。下一批粮食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来,整个清河县被洪水洗了一遍,就算还有酒被保存了下来,也不够这么多人分的。”
吴蔚叹了一声,她也知道自己这个建议着实有些为难张成了,眼下这种局面,没有朝廷的支持,知县也无能为力。
古人对病毒,细菌没有什么概念,在这个节骨眼上让张成问朝廷要白酒,那可真是嫌命长饿了。
“那就配比一些盐水吧,盐总有吧?一会儿我把清水和盐水的比率给你写下来,你号召所有清河县的百姓,用盐水漱口,洗手,清理鼻腔,这总能做得到吧?”
张成点了点头:“这倒是行。可是这能治瘟疫吗?”
“不是治疗,是预防。我不是大夫,不会治瘟疫。盐水的效果不如白酒,但只要所有人都用,一定会有遏制瘟疫传播的效果的。”
“多谢了,吴姑娘。”
“那我就不耽误你办公了,我还要回泰州去。”
张成说道:“从这儿去泰州,清庐县是必经之路。可是清庐县好些地方积了许多山洪,水里什么都有,臭气熏天,车马难行。”
“就没有别的路了?”吴蔚问。
“衙门里有一艘小舟,如果你一定要回去,我可以派几个衙役把小舟拉过去,送你渡过清庐县,只是那艘小舟一次最多能载一人一马,不算船夫。”
吴蔚想了想,答应了下来。
张成派了两个衙役拉着小舟护送吴蔚渡过清庐县,越往清庐县的方向走,马车的速度就越慢。
吴蔚的马车里拉了许多沿途买的物资,本就沉重,而前面的路上满是没有干透的淤泥,车轮时常陷在淤泥里。
原本半日就能到的路程,这次吴蔚他们走了快一天一夜,进到清庐县境内时,所有人都累到不行。
吴蔚偷偷给两个衙役一人塞了五两银子,二人这才转怨为喜。
望着眼前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浑浊,吴蔚久久无言。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腐朽气味,透过两层面巾都能闻得到。
就连闻惯了鱼腥味的两位女镖师,都忍不住干呕了好几回。
衙役是因为要到泰州去给宜王送公文,这股味道已经闻过好几次了,没什么反应。
神奇的是吴蔚也没什么不适,只是望着眼前都可以被称之为“湖”的地方,犹如化作一樽雕像,不说话也不动,谁也不知道她在想什么。
“吴姑娘,上船吧!”衙役将小舟拖到水里,对吴蔚说道。
吴蔚却突然后退了两步,漆黑的眼眸里划过一丝惊恐。
第233章 吴柳重逢
立在吴蔚身后的两个女镖师, 还以为是吴蔚立足不稳,眼疾手快从后面搀扶住了吴蔚,说道:“吴姑娘小心。”
“谢谢二位姐姐。”吴蔚努力扯了扯唇角, 对二人说道。
这一路, 三人相处的很愉快,吴蔚和二人同吃同住, 从不单开小灶, 两个女镖师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这样好的东家她们还从未见过。
听到吴蔚的声音也不似平常, 二人便带着关切打量起吴蔚来, 只见吴蔚煞白着一张脸, 原本炯炯有神的眼眸此刻也显得有些空洞。
二人对视一眼,其中一人对吴蔚说道:“刚才不是还好好的吗?莫不是生病了?”说着, 抬手摸了摸吴蔚的额头。
吴蔚摇了摇头,心中又惊又惧,却有口难言。
她没有办法告诉几人, 眼前这景象……自己曾经见过。
虽然此刻的水是浑浊的,还散发着阵阵臭味, 与记忆中的稍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