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女仵作 请君莫笑 2909 字 4个月前

“行,妹子放心这一趟我替你去。”

吴蔚把信和银手镯都交给了张水生, 后者双手接过揣到了怀里。

“妹子,你回去吧,容我进去穿一身厚实的衣裳,再和你二姐说两句就出发。”

“二姐夫别忙,我想问一下你知道皂荚,昆布和生石灰粉在哪里能买到吗?”

“皂荚和昆布你得去药铺买,市集上是没有卖的,生石灰粉……你要这个作甚?”

“做点东西要用到,也不是很急,我就和你打听打听以免空跑一趟。”

“这个……我听说好像是丹房里用的东西,咱们清庐县不兴丹风,不过泰州倒是兴建了不少丹房,我去给你看看,你需要多少?”

“一斗就差不多了,喏……这是费用。要是不够的话就少买点儿也行。”吴蔚说着给了张水生三个一两的银锭,这是上回剩的,原本是留着等伙计送信回来给人家的跑腿钱,不过距离伙计回来尚有一段日子,吴蔚就先问绣娘拿来用了。

张水生看着手中的银子刚要问吴蔚这是从哪儿得来的,但转念一想,那县主娘娘都住到了绣娘的家里,银子自然是不缺的。

张水生有些羡慕但更多的是高兴,他坦然地收了银子,拍了拍吴蔚的肩膀说道:“我娘总说你是个有福气的姑娘,看来还是老人家的眼光毒辣,你看看……多少人一辈子都遇不到的福分,这不是落到你身边了?赶明儿你二姐生了,无论如何也要认你当个干娘,妹子可别嫌弃。”

“二姐夫太客气了,孩子出生我和绣娘要送上一份大礼,对了二姐夫,建房子的银子也有了,等你回来以后麻烦你在咱们村里打听打听,等地里头彻底化了,土软了,就动工修房子。”

“行,你放心这事儿我肯定给你办妥了。”

……

吴蔚请张水生给柳二娘子带个好,到底是没有进屋,辞别了张水生天已经黑了,吴蔚几乎用了最快的速度往家里赶,不过山路到底难行,回到家时也已经快三更天了。

远远望去,绣娘和吴蔚的家中烛光透出油布纸,仿佛是荒僻原野上的一点星星之光,吴蔚的脑海里突然闪过一句话:总有一盏灯在等你。

这大概就是家被称之为港湾的原因吧……

看着家的方向,吴蔚感觉周身的疲惫消散了不少,脚下的路也是平坦和熟悉的,吴蔚便奔跑起来。

吴蔚停在门口,轻声唤道:“绣娘?”

“吱呀”一声,门开了,绣娘的手上举着一截白不白,红不红的蜡烛。

“回来啦?轻声些,雪儿姑娘睡下了。”

吴蔚低声道:“咱家这门怎么又响了?明天起来我点点儿油进去。”

“事情办的怎么样,顺利吗?二姐还好吗?”绣娘一边说着,一边留意着吴蔚的表情。过了这么久,吴蔚当仵作的事情二姐应该已经知道了,绣娘有些担心自家二姐心直口快伤了吴蔚。

“我没见到二姐,把二姐夫请到门口说的,不过二姐夫一家还是和以前一样热情,直拉着我进屋坐。二姐夫说:二姐的身子日渐沉重,前阵子一直害喜,好不容易才过了那个劲儿,这几天就是身子沉了些,不大爱动弹。二姐和二姐夫成亲了这么多年才有孩子,张家人很重视,老夫人更是舍了家底儿了,把家里剩下的那几只鸡都杀了给二姐补身子。”

听到二姐一切都好,绣娘也跟着开心地笑了,她滴了几滴蜡油在灶台上,把蜡烛黏上去说道:“洗把脸进屋睡吧,锅里给你温着水呢。”

“好。”

……

翌日清晨,天刚亮,吴蔚和高宁雪还各自睡的香甜,绣娘已经悄悄爬起,洗漱完毕,淘米做饭了。

就听到外面传来一阵马蹄声,绣娘的手一抖米差点撒了出来,她急忙将米倒在锅里立在门口侧耳倾听。

马蹄声止,脚步声逐渐清晰,绣娘的心也随着越跳越快:若是衙门的人来灭口的话……自己要如何才能拖住片刻,让蔚蔚和雪儿姑娘先跑呢?

来的好像不是一个人,绣娘抓着衣襟的手逐渐收紧,一颗心仿佛提到了嗓子眼儿。

外面传来一个男子的声音,声音不大,叫道:“这里可是柳三娘的家?”

绣娘强自镇定推开了门,看到屋外站了四名精壮男子,清一色的劲装,皂靴,护腕,抹额,头发被一丝不苟地盘在头顶,腰间皆佩戴着兵器。

每一个人的身量都比张水生还要威猛,光是站在那儿什么都不做就给人造成一种近乎于窒息的压迫感。